星载嵌入式计算机系统可靠性技术研究
| 摘要 | 第1-11页 |
| ABSTRACT | 第11-12页 |
| 第一章 概述 | 第12-20页 |
| ·课题来源、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 ·课题来源 | 第12页 |
| ·课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 ·星载嵌入式计算机可靠性研究状况 | 第13-17页 |
| ·星载嵌入式计算机可靠性研究背景 | 第13-15页 |
| ·星载计算机可靠性存在的问题 | 第15-17页 |
| ·本论文研究目的和论文主要内容 | 第17-20页 |
| ·本论文研究目的 | 第17页 |
| ·本论文主要内容 | 第17-20页 |
| 第二章 星载嵌入式计算机可靠性研究内容 | 第20-28页 |
| ·概述 | 第20-21页 |
| ·影响星载嵌入式计算机可靠性因素的分析 | 第21-23页 |
| ·空间环境因素及可靠性措施分析 | 第21-22页 |
| ·其它因素及可靠性措施分析 | 第22-23页 |
| ·星载嵌入式计算机可靠性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6页 |
| ·星载嵌入式计算机可靠性理论 | 第23-25页 |
| ·星载嵌入式计算机可靠性的工程化实施 | 第25-26页 |
|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 第三章 星载嵌入式计算机系统可靠性设计研究 | 第28-48页 |
| ·星载嵌入式计算机系统原理 | 第28-35页 |
| ·星载嵌入式计算机系统功能及特点 | 第28-29页 |
| ·星载嵌入式计算机性能指标 | 第29-31页 |
| ·星载嵌入式计算机系统组成 | 第31-35页 |
| ·星载计算机可靠性设计准则 | 第35-37页 |
| ·星载计算机可靠性建模、可靠性预计与分配 | 第37-43页 |
| ·星载嵌入式计算机可靠性建模 | 第37-39页 |
| ·可靠性预计 | 第39-42页 |
| ·可靠性分配 | 第42-43页 |
| ·元器件可靠性设计 | 第43-47页 |
| ·元器件选型 | 第44-46页 |
| ·元器件筛选 | 第46页 |
| ·元器件的降额设计 | 第46-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第四章 星载嵌入式计算机可靠性措施研究 | 第48-74页 |
| ·系统容错方案的设计 | 第48-51页 |
| ·容错技术概述 | 第48页 |
| ·系统容错方案 | 第48-51页 |
| ·计算机抗辐加固技术 | 第51-60页 |
| ·国产P1750ACPU 辐照试验 | 第52-54页 |
| ·计算机抗辐照设计 | 第54-60页 |
| ·大规模CMOS 集成电路抗闩锁设计 | 第60-61页 |
| ·传统的CMOS 闩锁防护技术 | 第60-61页 |
| ·CPU 和FPGA 闩锁防护技术 | 第61页 |
| ·软件在轨可编程设计 | 第61-65页 |
| ·在轨编程原理 | 第62-64页 |
| ·可靠性措施 | 第64-65页 |
| ·电磁兼容设计 | 第65-69页 |
| ·二次电源的滤波 | 第67-68页 |
| ·线路板的电磁兼容设计 | 第68-69页 |
| ·其它可靠性措施 | 第69-73页 |
| ·软件可靠性设计 | 第69-71页 |
| ·自主切换设计 | 第71-73页 |
| ·电源保护和继电器短路保护设计 | 第73页 |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 第五章 星载嵌入式计算机系统可靠性分析 | 第74-82页 |
| ·星载计算机系统可靠性分析理论 | 第74-76页 |
| ·星载计算机系统可靠性分析概述 | 第74-75页 |
| ·FMEA 分析 | 第75-76页 |
| ·星载计算机FMEA 分析 | 第76-81页 |
| ·系统定义 | 第77-78页 |
| ·系统失效判据 | 第78页 |
| ·失效分析 | 第78-81页 |
|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 第六章 星载嵌入式计算机系统可靠性试验 | 第82-90页 |
| ·星载计算机可靠性试验概述 | 第82-84页 |
| ·星载计算机可靠性试验的具体方案 | 第84-87页 |
| ·ESS 可靠性试验 | 第84-85页 |
| ·可靠性增长试验 | 第85页 |
| ·环境模拟试验 | 第85-87页 |
| ·试验结果 | 第87-89页 |
| ·ESS 可靠性试验结果 | 第88页 |
| ·可靠性增长试验情况及结果 | 第88-89页 |
| ·环境模拟试验结果 | 第89页 |
|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 第七章 星载计算机可靠性评定 | 第90-94页 |
| ·可靠性评定 | 第90-91页 |
| ·对星载计算机可靠性评定 | 第91-93页 |
| ·本章小结 | 第93-94页 |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4-96页 |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94页 |
| ·主要创新点 | 第94-95页 |
| ·对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 第95-96页 |
| 致谢 | 第96-97页 |
| 参考文献 | 第97-102页 |
| 学习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