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高填方路基沉降观测方法 | 第9-13页 |
·路基沉降计算方法 | 第13-16页 |
·本文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基于皮尔—遗传神经网络的高路堤沉降预测研究 | 第18-32页 |
·概述 | 第18页 |
·皮尔曲线的基本原理 | 第18-21页 |
·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及其过程 | 第21-23页 |
·BP人工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 | 第23-25页 |
·高路堤皮尔—遗传神经网络沉降预测建模 | 第25-28页 |
·实例分析 | 第28-31页 |
·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基于不同时间段的几种高路堤沉降预测模型比较分析 | 第32-48页 |
·概述 | 第32页 |
·双曲线法 | 第32-33页 |
·指数曲线法 | 第33页 |
·灰色预测法 | 第33-36页 |
·龚帕斯曲线法 | 第36-39页 |
·工程实例比较和分析 | 第39-47页 |
·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高填方路基沉降机理及其变形特性分析 | 第48-74页 |
·影响路基沉降稳定的因素 | 第48-50页 |
·地基沉降机理 | 第50-52页 |
·路堤沉降机理 | 第52-54页 |
·高填方路基沉降变形特性分析 | 第54-73页 |
·小结 | 第73-74页 |
第五章 红砂岩和高液限粘土高路堤沉降特性分析 | 第74-90页 |
·概述 | 第74-75页 |
·红砂岩高路堤沉降分析 | 第75-83页 |
·高液限粘土高路堤沉降分析 | 第83-89页 |
·小结 | 第89-90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90-92页 |
·结论 | 第90-91页 |
·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第91-92页 |
致谢 | 第92-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6页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96页 |
附录B(攻读学位期间参与课题目录)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