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混沌理论的密码算法研究和实现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页 |
| ·论文的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 ·混沌理论的分析方法 | 第10-15页 |
| ·绘图观测法 | 第10页 |
| ·采样法 | 第10页 |
| ·返回映射法 | 第10-11页 |
| ·庞卡莱截面法 | 第11页 |
| ·重构相空间法 | 第11-12页 |
| ·Lyapunov指数分析法 | 第12-14页 |
| ·功率谱密度分析法 | 第14-15页 |
| ·密码学常用技术 | 第15-20页 |
| ·块密码 | 第16-17页 |
| ·流密码 | 第17-18页 |
| ·加密常用技术 | 第18-19页 |
| ·密码分析常用技术 | 第19-20页 |
|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20-22页 |
| 第二章 混沌系统理论及其密码学特性分析 | 第22-48页 |
| ·混沌加密的现状 | 第22页 |
| ·混沌加密的特点 | 第22-23页 |
| ·分段线性映射 | 第23-34页 |
| ·分段线性映射的定义 | 第23-25页 |
| ·分段线性映射的类随机性 | 第25页 |
| ·分段线性映射的返回映射分析 | 第25-27页 |
| ·分段线性映射的周期性 | 第27-30页 |
| ·分段线性映射的敏感性 | 第30-32页 |
| ·分段线性映射的Lyapunov指数 | 第32页 |
| ·分段线性映射的功率谱密度 | 第32-33页 |
| ·线性复杂度 | 第33-34页 |
| ·Logistic映射 | 第34-40页 |
| ·Logistic映射的定义 | 第34-35页 |
| ·Logistic映射的类随机性 | 第35页 |
| ·Logistic映射的返回映射分析 | 第35-37页 |
| ·Logistic映射的周期性 | 第37-38页 |
| ·Logistic映射的敏感性 | 第38-40页 |
| ·Logistic映射的功率谱密度 | 第40页 |
| ·其它混沌映射 | 第40-42页 |
| ·一种新的混沌映射 | 第42-47页 |
| ·新混沌映射的定义 | 第42页 |
| ·新混沌映射的类随机性 | 第42页 |
| ·新混沌映射的返回映射分析 | 第42-44页 |
| ·新混沌映射的周期性 | 第44-45页 |
| ·新混沌映射的敏感性 | 第45-46页 |
| ·新混沌映射的功率谱密度 | 第46-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第三章 混沌密码算法的设计与分析 | 第48-60页 |
| ·混沌密码算法的设计 | 第48-52页 |
| ·量化处理 | 第48页 |
| ·增加迭代次数的算法 | 第48-49页 |
| ·轨迹访问不同区域的迭代次数作为密文的算法 | 第49-50页 |
| ·映射参数可变的算法 | 第50-51页 |
| ·复合混沌映射的算法 | 第51页 |
| ·分组加密算法(feistel网络结构) | 第51-52页 |
| ·对一种feistel网络结构混沌加密算法的攻击 | 第52-58页 |
| ·基于随机密钥及类标准映射的图像加密算法简介 | 第52-53页 |
| ·对该算法的分析 | 第53-57页 |
| ·攻击实例 | 第57-58页 |
| ·建议改进方案 | 第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 第四章 基于组合混沌系统排序置换及替代加密算法 | 第60-71页 |
| ·算法原理 | 第60-62页 |
| ·算法的实现 | 第62-65页 |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5-66页 |
| ·改进的混沌排序加密算法 | 第66-68页 |
| ·一种类转子机的混沌排序算法 | 第68-70页 |
| ·转子机 | 第68-69页 |
| ·混沌转子机 | 第69-70页 |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 第五章 一种基于多维混沌系统混合的图像加密新算法 | 第71-80页 |
| ·混沌图像加密概述 | 第71页 |
| ·多维混沌系统与图像加密方案 | 第71-76页 |
| ·二维广义Arnold猫映射与图像置乱 | 第71-73页 |
| ·三维Liu混沌系统及其混沌特性 | 第73-74页 |
| ·基于双混沌系统的加密算法描述 | 第74-76页 |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76-78页 |
| ·实验结果 | 第76-77页 |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77-78页 |
| ·安全性分析 | 第78-79页 |
|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 总结与展望 | 第80-82页 |
| 总结 | 第80-81页 |
| 展望 | 第81-82页 |
| 参考文献 | 第82-87页 |
| 致谢 | 第87-8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