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绪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UWB 概述 | 第10-16页 |
·UWB 发展历史 | 第10页 |
·UWB 的定义 | 第10-11页 |
·UWB 的特点 | 第11-13页 |
·UWB 的标准 | 第13-14页 |
·UWB 应用现状 | 第14-16页 |
第二章 UWB 无线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 | 第16-26页 |
引言 | 第16页 |
·无载波脉冲UWB 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 | 第16-19页 |
·脉冲的产生 | 第16-17页 |
·调制方式 | 第17页 |
·典型的TH-PPM 信号 | 第17-18页 |
·其他多址方式 | 第18-19页 |
·脉冲UWB 收发信机 | 第19页 |
·单载波DS-CDMA UWB 系统的工作原理 | 第19-20页 |
·多载波式OFDM UWB 系统的工作原理 | 第20-25页 |
·OFDM 原理简介 | 第21-22页 |
·OFDM 的主要技术 | 第22-24页 |
·OFDM 的调制方式 | 第22页 |
·OFDM 系统信道分配 | 第22页 |
·分组信道分配 | 第22-23页 |
·自适应跳频信道分配 | 第23页 |
·多天线 | 第23页 |
·OFDM 存在的不足 | 第23-24页 |
·多载波时频交织OFDM UWB 系统的工作原理 | 第24-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UWB 室内无线信道模型 | 第26-42页 |
引言 | 第26-27页 |
·常规无线通信系统的信道模型 | 第27-29页 |
·Jakes 模型 | 第27页 |
·Clarke 模型 | 第27-28页 |
·两径瑞利衰落信道模型 | 第28-29页 |
·Intel 的UWB 室内无线信道模型 | 第29-32页 |
·信道测量实验 | 第29-32页 |
·UWB 室内无线信道模型仿真 | 第32页 |
·IEEE802.15.3a 的超宽带信号的信道模型 | 第32-42页 |
·路径损耗模型 | 第33页 |
·多径模型 | 第33-35页 |
·信道的实现 | 第35-40页 |
·信道对系统的影响 | 第40-42页 |
第四章 双载波OFDM UWB 系统及信道估计 | 第42-58页 |
·引言 | 第42页 |
·系统方案概述 | 第42-49页 |
·物理层包结构 | 第45-46页 |
·信道编码与维特比译码 | 第46-47页 |
·交织与解交织 | 第47-48页 |
·QPSK 映射 | 第48页 |
·OFDM 调制 | 第48-49页 |
·信道估计概述 | 第49-58页 |
·基于导频信号的信道估计方法 | 第50-52页 |
·LS 信道估计算法 | 第52-53页 |
·系统仿真和性能分析 | 第53-58页 |
第五章 UWB 标准化工作及应用前景 | 第58-64页 |
引言 | 第58页 |
·UWB 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工作 | 第58-59页 |
·UWB 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 | 第59-60页 |
·无线多媒体家域网/个域网 | 第59-60页 |
·智能交通系统 | 第60页 |
·军事、救援等领域 | 第60页 |
·UWB 存在的局限性 | 第60-61页 |
·UWB 的研究方向 | 第61-64页 |
结论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