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对抗·文化疏离·文化衍替--新媒介技术语境下的青年亚文化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0-30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 | 第10-14页 |
第二节 既往研究综述 | 第14-25页 |
一、青年亚文化研究领域 | 第14-22页 |
二、技术赋权研究领域 | 第22-25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5-30页 |
第一章 技术赋权下的青年亚文化 | 第30-52页 |
第一节 新媒介技术:祛魅与联结 | 第30-34页 |
第二节 信息自由:获取、生产与分享 | 第34-39页 |
第三节 财富流转:亚文化资本的增殖 | 第39-49页 |
第四节 亚文化抗争主文化的新模式 | 第49-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二章 文化对抗:网络空间中的游击战 | 第52-73页 |
第一节 从仪式抵抗到文化对抗 | 第52-55页 |
第二节 捍卫信息自由:黑客的技术暴力 | 第55-62页 |
第三节 挑战商业版权:知识的免费分享 | 第62-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三章 文化疏离:非暴力,不合作 | 第73-89页 |
第一节 从文化代沟到文化疏离 | 第73-74页 |
第二节 技术壁垒:网络词汇的编码策略 | 第74-78页 |
第三节 语言壁垒:“屌丝”群体的秽语逻辑 | 第78-82页 |
第四节 文化壁垒:动漫族的次元墙 | 第82-87页 |
本章小结 | 第87-89页 |
第四章 文化衍替:潜移默化中的逆袭 | 第89-101页 |
第一节 从亚文化资本到亚文化产业 | 第89-92页 |
第二节 黑客思想普及:软件成为服务 | 第92-95页 |
第三节“90 后”观念流行:以浅薄替代深刻 | 第95-100页 |
本章小结 | 第100-101页 |
余论 | 第101-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5-120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论著成果 | 第120-121页 |
附录 | 第121-126页 |
后记 | 第126-1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