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9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5-7页 |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7-8页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第8-9页 |
第二章 道路运输场站经济与社会属性分析 | 第9-19页 |
第一节 道路运输场站的经济属性 | 第9-12页 |
第二节 道路运输场站的社会属性 | 第12-16页 |
第三节 道路运输场站的投资来源及供给方式 | 第16-19页 |
第三章 道路运输场站投资体制与建设管理模式的现状分析 | 第19-29页 |
第一节 道路运输场站发展现状 | 第19-21页 |
第二节 道路运输场站投资体制的现状分析 | 第21-23页 |
第三节 道路运输场站建设管理模式的现状分析 | 第23-29页 |
第四章 国外道路运输场站建设管理模式的比较借鉴 | 第29-38页 |
第一节 日本运输枢纽的建设管理模式 | 第29-30页 |
第二节 德国物流中心建设管理模式借鉴 | 第30-33页 |
第三节 目前道路运输场站建设管理模式的改革措施 | 第33-38页 |
第五章 道路运输场站投资体制与建设管理模式探析 | 第38-57页 |
第一节 我国道路运输场站投资体制模式内容 | 第38-42页 |
第二节 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 第42-48页 |
第三节 道路运输场站建设管理模式改革 | 第48-52页 |
第四节 道路运输场站建设管理模式的发展趋势 | 第52-57页 |
第六章 河北省未来道路运输场站建设管理模式实施建议 | 第57-63页 |
第一节 道路运输客、货运场站现状评价 | 第57-59页 |
第二节 河北省道路运输客货运场站规划目标及实施建议 | 第59-63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