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9页 |
第一章 前现代社会与“审美无利害”的渊源 | 第9-14页 |
第一节 古希腊的审美思想中美与善的区别 | 第9-12页 |
第二节 中世纪有关“审美无利害”的思想 | 第12-14页 |
第二章 十八世纪英国经验派美学与“审美无利害”的起源 | 第14-26页 |
第一节 夏夫兹博里与“审美无利害”的提出 | 第14-18页 |
第二节 哈奇生、艾迪生与“审美无利害”理论的继承 | 第18-21页 |
第三节 休谟有关“审美无利害”的美学思想 | 第21-23页 |
第四节 伯克与“审美无利害”思想的深化 | 第23-26页 |
第三章 英国经验派美学之后“审美无利害”理论的发展 | 第26-31页 |
第一节 康德与“审美无利害”原则的确立 | 第26-30页 |
第二节 “审美无利害”与审美态度理论的兴起 | 第30-31页 |
第四章 “审美无利害"与审美现代性的关联 | 第31-37页 |
第一节 “审美无利害”与审美现代性 | 第31-34页 |
第二节 “审美无利害”与现代性的悖论 | 第34-37页 |
结语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