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铝模板和碳纳米管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第一章 绪论 | 第1-20页 |
1.1 引言 | 第9页 |
1.2 碳纳米管的发现背景 | 第9-11页 |
1.3 碳纳米管的结构 | 第11-14页 |
1.4 碳纳米管的制备 | 第14-17页 |
1.4.1 单壁碳纳米管的制备 | 第14-16页 |
1.4.2 多壁碳纳米管的制备 | 第16-17页 |
1.5 碳纳米管的性能及应用 | 第17页 |
1.6 选题意义及主要工作 | 第17-18页 |
1.6.1 选题意义 | 第17页 |
1.6.2 主要工作 | 第17-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多孔阳极氧化铝模板的制备和性质 | 第20-39页 |
2.1 引言 | 第20-21页 |
2.2 模板的制备过程 | 第21-24页 |
2.3 模板的表征和生成机理 | 第24-27页 |
2.3.1 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形貌的观察 | 第24-25页 |
2.3.2 原子力显微镜对形貌的观察 | 第25页 |
2.3.3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25-27页 |
2.4 氧化工艺参数对成膜质量的影响 | 第27-30页 |
2.4.1 氧化电压的影响 | 第27-28页 |
2.4.2 氧化时间的影响 | 第28页 |
2.4.3 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28-29页 |
2.4.4 氧化过程中电流随时间的变化 | 第29-30页 |
2.5 多孔膜的光学性质 | 第30-36页 |
2.6 多孔膜的电学性质 | 第36-37页 |
2.7 小结 | 第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第三章 多壁碳纳米管的制备 | 第39-52页 |
3.1 引言 | 第39-40页 |
3.2 实验过程 | 第40-44页 |
3.2.1 实验原料 | 第40页 |
3.2.2 实验装置 | 第40-41页 |
3.2.3 实验过程 | 第41-44页 |
3.3 对生成物的观察 | 第44-45页 |
3.4 实验条件对结果的影响 | 第45-50页 |
3.4.1 柠檬酸含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第45-47页 |
3.4.2 催化剂活化温度对结果的影响 | 第47-49页 |
3.4.3 生长温度的影响 | 第49页 |
3.4.4 反应时间的影响 | 第49-50页 |
3.5 碳纳米管的生长机理 | 第50-51页 |
3.6 小结 | 第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2页 |
第四章 碳纳米管的提纯 | 第52-61页 |
4.1 引言 | 第52页 |
4.2 纯化方法纵论 | 第52-54页 |
4.2.1 物理纯化法 | 第52-53页 |
4.2.2 化学纯化法 | 第53-54页 |
4.2.3 综合纯化法 | 第54页 |
4.3 碳纳米管的纯化实验 | 第54-59页 |
4.4 小结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1页 |
第五章 碳纳米管的拉曼光谱分析 | 第61-75页 |
5.1 拉曼光谱的基本原理 | 第61-62页 |
5.2 拉曼光谱的特点 | 第62-63页 |
5.3 单壁碳纳米管的拉曼光谱概论 | 第63-68页 |
5.3.1 单壁碳纳米管的振动模式 | 第64-65页 |
5.3.2 单壁碳纳米管的拉曼光谱 | 第65-66页 |
5.3.3 单壁碳纳米管的共振增强效应 | 第66-67页 |
5.3.4 单壁碳纳米管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 第67-68页 |
5.4 样品的拉曼光谱实验 | 第68-73页 |
5.5 小结 | 第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5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5-77页 |
6.1 本文总结 | 第75页 |
6.2 前景和展望 | 第75-77页 |
后记 | 第77-7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