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结构周围神经再生导管的结构和性能研究
第一章 绪论 | 第1-24页 |
第1节 组织工程的发展 | 第13-16页 |
·组织工程的原理 | 第13-14页 |
·组织工程发展史及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第2节 周围神经再生导管的研究进展 | 第16-21页 |
·神经导管的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神经导管的定义 | 第18-19页 |
·神经导管的分类 | 第19-20页 |
·临床应用对神经导管的要求 | 第20-21页 |
第3节 本课题意义、研究目的、内容和方法 | 第21-24页 |
·本课题的意义 | 第21-22页 |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 | 第22页 |
·本课题内容安排 | 第22-23页 |
·本课题研究方法 | 第23页 |
·本课题的创新点 | 第23-24页 |
第二章 针织结构周围神经再生导管的制备 | 第24-43页 |
第1节 周围神经再生导管材料的选择 | 第24-32页 |
·周围神经再生导管材料的基本性能要求 | 第24-25页 |
·几种常见的生物可降解材料 | 第25-30页 |
·本课题编织周围神经再生导管所选用的材料 | 第30-32页 |
第2节 周围神经再生导管的制备 | 第32-43页 |
·编织机的结构和原理 | 第32-34页 |
·编织机的结构 | 第32-33页 |
·编织机的工作原理 | 第33-34页 |
·对编织机的工艺要求 | 第34页 |
·周围神经再生导管的制备 | 第34-39页 |
·管状编织物的分类 | 第34-35页 |
·导管的制备 | 第35-37页 |
·周围神经再生导管的工艺参数测试 | 第37-39页 |
·导管节距h、密度p的测试 | 第37页 |
·导管厚度t的测试 | 第37-38页 |
·编织角a|^的测试 | 第38-39页 |
·周围神经再生导管的后整理 | 第39-43页 |
·涂层 | 第39-42页 |
·热定型 | 第42-43页 |
第三章 神经再生导管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 第43-69页 |
第1节 神经再生导管的拉伸性能测试和结果分析 | 第44-50页 |
·试验方法 | 第44页 |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44-50页 |
·试验结果 | 第44-45页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45-50页 |
第2节 神经再生导管的径向压缩性能测试与分析 | 第50-58页 |
·试验方法 | 第50-52页 |
·试验结果与讨论 | 第52-55页 |
·压缩力-应变曲线的比较与分析 | 第53-55页 |
·压缩力保持率与弹性回复率的比较与分析 | 第55-58页 |
·五次压缩-回复循环后的压缩力保持率 | 第55-57页 |
·第五次压缩-回复循环的弹性回复率 | 第57-58页 |
第3节 神经再生导管的扭转性能测试及分析 | 第58-62页 |
·试验方法 | 第58-59页 |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59-62页 |
·试验结果 | 第59-60页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60-62页 |
第4节 对径向压缩性能和扭转性能进行正交试验设计 | 第62-67页 |
·正交试验的介绍 | 第62-63页 |
·方差分析 | 第63-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第四章 神经再生导管体外降解试验 | 第69-88页 |
第1节 试验内容和试验方案的建立 | 第69-70页 |
·试验内容 | 第69页 |
·试验方案 | 第69-70页 |
第2节 体外降解试验中径向压缩性能变化及分析 | 第70-78页 |
·试验培养环境及试验步骤 | 第70-71页 |
·试验结果 | 第71-73页 |
·结果分析 | 第73-78页 |
第3节 体外降解试验中扭转性能变化及分析 | 第78-81页 |
·试验培养环境及试验步骤 | 第78页 |
·测试方法 | 第78页 |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78-81页 |
第4节 体外降解试验质量损耗结果及分析 | 第81-86页 |
·试验步骤 | 第81-82页 |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82-86页 |
·试验结果 | 第82-83页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83页 |
·试样体外降解大体形态观察 | 第83-86页 |
本章小结 | 第86-88页 |
第五章 动物试验 | 第88-95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88-89页 |
·试验结果 | 第89-94页 |
·结论 | 第94-9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5-98页 |
第1节 试验结论 | 第95-96页 |
第2节 本课题中的不足和展望 | 第96-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102-103页 |
致谢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