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迷失与拯救:一个电视制造的时代 | 第1-27页 |
一、除了电视,还是电视 | 第10-13页 |
二、问题的提出与本文的缘起 | 第13-14页 |
三、国内外研究动态述评 | 第14-24页 |
四、本文的研究体系、研究方法与可能的创新 | 第24-27页 |
第一章 陷入文化与商业困境的电视与电视品牌 | 第27-54页 |
第一节 电视的疾病 | 第27-33页 |
一、批判视野里的电视 | 第27-29页 |
二、电视的退化 | 第29-30页 |
三、歃血同盟的资本经营者、政党与电视 | 第30-32页 |
四、电视集团化隐藏了什么 | 第32-33页 |
第二节 受众渐行渐远 | 第33-40页 |
一、被电视侵蚀的人类 | 第33-35页 |
二、消费社会的非理性电视需求 | 第35-36页 |
三、机器或者马桶 | 第36-38页 |
四、焦虑、丧失自主与脱离肉体效应 | 第38-39页 |
五、受众的等待与一些电视的坚守 | 第39-40页 |
第三节 电视的文化与商业困境 | 第40-46页 |
一、作为文化形态的电视 | 第40-41页 |
二、商业化导致的电视文化异化 | 第41-43页 |
三、电视广告的冲击 | 第43-44页 |
四、渐入困境 | 第44-46页 |
五、电视生态的失衡与平衡 | 第46页 |
第四节 电视品牌——文化与商业的契合 | 第46-54页 |
一、需要沟通的文化与商业 | 第47-48页 |
二、为什么需要电视品牌建构 | 第48-49页 |
三、追问电视品牌 | 第49-52页 |
四、反省与尝试 | 第52-54页 |
第二章 “电视品牌—受众”关系:电视品牌建构的根基 | 第54-77页 |
第一节 电视品牌消费的受众心理分析 | 第54-60页 |
一、接受理论与接受美学的启示 | 第54-56页 |
二、自我观念理论:一个值得信赖的解释 | 第56-58页 |
三、心理学模式的方法论意义 | 第58-60页 |
第二节 电视品牌与受众行为的关系 | 第60-63页 |
一、一种成长的行为 | 第60-62页 |
二、品牌意识、品牌联想、品牌态度与品牌行为 | 第62-63页 |
第三节 电视品牌忠诚:时间的信徒 | 第63-69页 |
一、电视品牌忠诚是什么 | 第63-66页 |
二、品牌忠诚≠受众忠诚 | 第66-67页 |
三、品牌忠诚拉动受众忠诚 | 第67-68页 |
四、忠诚与伪忠诚 | 第68-69页 |
第四节 受众的电视品牌转换行为 | 第69-72页 |
一、无法摆脱的受众不忠诚行为 | 第69-70页 |
二、正在经历这场严冬 | 第70-71页 |
三、真实性不容亵渎 | 第71-72页 |
第五节 电视品牌崇拜:一个难于企及的理想 | 第72-77页 |
一、电视品牌崇拜的社会心理学成因 | 第72-74页 |
二、教徒般的虔诚 | 第74-75页 |
三、电视品牌崇拜的“二元架构” | 第75-77页 |
第三章 回归电视:受众导向的电视品牌传播 | 第77-105页 |
第一节 受众的电视品牌选择动机、知觉与记忆 | 第77-83页 |
一、动机的驱动力 | 第77-79页 |
二、受众的电视品牌选择动机评估 | 第79-81页 |
三、受众对电视品牌的知觉过程 | 第81-82页 |
四、受众的记忆与遗忘 | 第82-83页 |
第二节 受众的电视品牌态度形成及其改变 | 第83-92页 |
一、受众对电视品牌的态度特性 | 第84-85页 |
二、受众对电视品牌态度的测量 | 第85-86页 |
三、受众的个性与生活方式 | 第86-90页 |
四、受众对电视品牌态度的转变 | 第90-92页 |
第三节 受众的电视品牌决策行为 | 第92-99页 |
一、受众的电视品牌决策类型 | 第92-94页 |
二、受众的电视品牌决策过程 | 第94-97页 |
三、期望差异理论:满意与不满的判断 | 第97-99页 |
第四节 电视品牌传播过程、障碍及效果评估 | 第99-105页 |
一、电视品牌传播的流程 | 第99-101页 |
二、电视品牌传播中的障碍 | 第101-102页 |
三、电视品牌传播效果的构成与评估 | 第102-105页 |
第四章 困境中的崛起:基于核心价值的电视品牌建构 | 第105-140页 |
第一节 透视电视品牌建构 | 第105-112页 |
一、电视品牌的核心要素 | 第105-108页 |
二、电视品牌建构的步骤 | 第108-110页 |
三、电视品牌建构的批判 | 第110-112页 |
第二节 生与死的炼狱:电视品牌生命周期 | 第112-118页 |
一、流星般的消失 | 第112-113页 |
二、电视品牌生命周期的阶段 | 第113-116页 |
三、电视品牌生命周期的变异形态 | 第116-118页 |
第三节 电视品牌DNA:品牌核心价值 | 第118-123页 |
一、电视品牌为什么需要核心价值 | 第119-120页 |
二、电视品牌核心价值的形成 | 第120-122页 |
三、电视品牌核心价值塑造的生态链 | 第122-123页 |
第四节 电视品牌定位的步骤与约束条件 | 第123-132页 |
一、探究电视品牌定位 | 第123-125页 |
二、电视品牌定位的五步曲 | 第125-129页 |
三、电视品牌定位的约束条件 | 第129-131页 |
四、电视品牌定位批判 | 第131-132页 |
第五节 电视品牌延伸:困境中的困境 | 第132-140页 |
一、延伸着,延伸着 | 第132-134页 |
二、电视品牌延伸:芳香却带刺的玫瑰 | 第134-136页 |
三、影响受众评价电视品牌延伸的因素 | 第136-138页 |
四、掌控延伸时机与评价过程 | 第138-140页 |
第五章 电视品牌叙事:文化、商业、受众体系的联结纽带 | 第140-162页 |
第一节 故事结构与个性化电视叙事 | 第140-148页 |
一、故事结构 | 第140-143页 |
二、叙事与电视品牌的融合 | 第143-146页 |
三、电视品牌的个性化叙事 | 第146-148页 |
第二节 电视品牌叙事的要素 | 第148-153页 |
一、情节:发展着的美好 | 第148-150页 |
二、人物:寻找具有精神分析价值的原型 | 第150-151页 |
三、主题:电视品牌存在的意义 | 第151页 |
四、场景:孕育巧妙和韵味 | 第151-153页 |
五、效果:等待激活 | 第153页 |
第三节 电视品牌叙事的传达 | 第153-157页 |
一、抽象—叙事轨迹—效果 | 第153-155页 |
二、选择一个叙事轨迹 | 第155页 |
三、插曲与片段 | 第155-156页 |
四、情感、意志与行为的刺激效果 | 第156-157页 |
第四节 受众:电视品牌叙事的能动主体 | 第157-162页 |
一、受众的解读方式 | 第157-158页 |
二、受众是电视品牌叙事的能动主体 | 第158-160页 |
三、确定受众对电视品牌叙事作用的逻辑树 | 第160-162页 |
结束语 与电视共在 | 第162-164页 |
主要参考资料 | 第164-170页 |
后记 | 第1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