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 第1-5页 |
| 中文摘要 | 第5-6页 |
| 英文摘要 | 第6-8页 |
| 缩略词表 | 第8-9页 |
| 1.引言 | 第9-10页 |
| 2.血尿停颗粒对紫癜性肾炎细胞因子调控影响的实验研究 | 第10-41页 |
| ·实验材料 | 第10-12页 |
| ·实验动物 | 第10页 |
| ·实验药品和主要试剂 | 第10-11页 |
| ·主要实验仪器 | 第11-12页 |
| ·实验方法 | 第12-21页 |
| ·动物模型的选择 | 第12页 |
| ·动物模型的建立 | 第12-13页 |
| ·动物分组 | 第13-14页 |
| ·给药方法 | 第14-15页 |
| ·观察指标及测定方法 | 第15-21页 |
| ·尿蛋白定性、尿潜血检测 | 第15页 |
| ·镜下血尿的测定 | 第15页 |
| ·24小时尿蛋白定量 | 第15-16页 |
| ·肾功能测定 | 第16页 |
| ·血清IL-1β放射免疫分析检测 | 第16-17页 |
| ·尿液IL-1β放射免疫分析检测 | 第17页 |
| ·血清IL-6放射免疫分析检测 | 第17-18页 |
| ·尿液IL-6放射免疫分析检测 | 第18页 |
| ·肾脏病理普通光镜检查 | 第18-19页 |
| ·免疫荧光镜检查 | 第19页 |
| ·IL-6mRNA的检测 | 第19-21页 |
| ·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查 | 第21页 |
| ·统计学分析 | 第21-22页 |
| ·结果 | 第22-28页 |
| ·血尿停颗粒对实验性大鼠血尿的影响 | 第22-23页 |
| ·血尿停颗粒对实验性大鼠尿蛋白的影响 | 第23-24页 |
| ·血尿停颗粒对实验性大鼠肾功能的影响 | 第24-25页 |
| ·血尿停颗粒对实验性大鼠肾脏病理的影响 | 第25-26页 |
| ·血尿停颗粒对实验性大鼠IL-1β的影响 | 第26-27页 |
| ·血尿停颗粒对实验性大鼠IL-6的影响 | 第27-28页 |
| ·血尿停颗粒对实验性大鼠肾组织IL-6mRNA的影响 | 第28页 |
| ·讨论 | 第28-41页 |
| ·现代医学对紫癜性肾炎的认识 | 第28-30页 |
| ·祖国医学对紫癜性肾炎的认识 | 第30-32页 |
| ·对临床证候的认识 | 第30页 |
|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30-31页 |
| ·对治法方药的认识 | 第31-32页 |
| ·动物模型的选择 | 第32页 |
| ·阳性对照药的选择 | 第32-33页 |
| ·血尿停的立法依据及方药解析 | 第33-37页 |
| ·HSPN的病机特点为热、虚、瘀 | 第33-34页 |
| ·以养阴清热,化瘀止血为治法 | 第34页 |
| ·血尿停方药解析 | 第34-37页 |
| ·血尿停减少血尿、蛋白尿,抑制系膜细胞和基质增生 | 第37-38页 |
| ·降低IL-1β水平,抑制系膜细胞及基质增殖 | 第38-39页 |
| ·抑制IL-6蛋白分泌,下调IL-6 mRNA分子表达 | 第39-41页 |
| ·通过细胞因子网络,抑制系膜细胞增殖 | 第41页 |
| 3.血尿停对紫癜肾系膜区细胞凋亡及调控蛋白影响的实验研究 | 第41-53页 |
| ·实验材料 | 第41-42页 |
| ·实验动物 | 第41-42页 |
| ·实验药品 | 第42页 |
| ·主要试剂 | 第42页 |
| ·主要实验仪器 | 第42页 |
| ·实验方法 | 第42-44页 |
| ·动物模型建立 | 第42页 |
| ·观察指标及测定方法 | 第42-44页 |
| ·肾组织细胞凋亡检测 | 第42-43页 |
| ·Bcl-2的检测 | 第43-44页 |
| ·Caspase-3的检测 | 第44页 |
| ·Fas的检测 | 第44页 |
| ·统计学分析 | 第44页 |
| ·结果 | 第44-47页 |
| ·血尿停颗粒对实验性大鼠系膜区细胞凋亡的影响 | 第44-45页 |
| ·血尿停颗粒对实验性大鼠Fas表达的影响 | 第45-46页 |
| ·血尿停颗粒对实验性大鼠凋亡调控基因Bcl-2表达的影响 | 第46页 |
| ·血尿停颗粒对实验性大鼠Caspase-3表达的影响 | 第46-47页 |
| ·讨论 | 第47-53页 |
| ·促进Fas基因表达,通过死亡受体通路诱导细胞凋亡 | 第48-49页 |
| ·抑制Bcl-2的表达,通过线粒体通路诱导细胞凋亡 | 第49-51页 |
| ·提高Caspase-3表达,通过受体及线粒体通路促细胞凋亡 | 第51-53页 |
| 4.结论 | 第53-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61页 |
| 附:病理照片 | 第61-67页 |
| 综述 | 第67-101页 |
| 致谢 | 第101-102页 |
| 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 | 第102-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