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药学论文--药剂学论文--剂型论文

肿瘤多药耐药逆转剂—磷酸咯萘啶口服新剂型的研究

第一章 序论第1-9页
   ·前言第7-8页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第8-9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9-24页
   ·咯萘啶的结构特点及其合成第10-12页
   ·药理作用第12-15页
   ·毒理研究第15-17页
   ·药代动力学第17-18页
   ·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第18-19页
   ·疟原虫对咯萘啶的耐药第19-20页
   ·咯萘啶与其它抗疟药联合使用第20-21页
   ·咯萘啶口服剂型的探讨第21-24页
第三章 剂型的选择及处方设计第24-29页
   ·剂型的选择第24-25页
     ·剂型改进的原因第24页
     ·改为胶囊剂的依据第24-25页
   ·制剂研究第25-29页
     ·标示量的设定第25-29页
第四章 磷酸咯萘啶胶囊的制备及稳定性研究第29-39页
   ·仪器与试剂第29-30页
     ·试验仪器第29页
     ·试药及药用辅料第29页
     ·试剂第29-30页
   ·试验方法第30-32页
     ·胶囊的制备第30页
     ·处方筛选第30-31页
     ·制剂过程中有关物质变化的比较第31页
     ·三批样品的生产第31页
     ·影响因素试验第31-32页
     ·加速试验第32页
     ·长期试验第32页
   ·试验结果第32-37页
     ·各处方溶出结果及溶出曲线第32-35页
     ·制剂前后磷酸咯萘啶有关物质变化情况第35页
     ·影响因素试验结果第35页
     ·稳定性研究第35-37页
   ·结论第37-38页
   ·讨论第38-39页
第五章 磷酸咯萘啶胶囊的质量研究第39-56页
   ·仪器与试剂第39页
     ·试验仪器第39页
     ·试药及试剂第39页
   ·试验方法第39-43页
     ·溶出度测定方法的验证第39-41页
     ·有关物质测定方法的研究第41-42页
     ·装量差异的检查方法第42页
     ·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第42-43页
   ·试验结果第43-54页
     ·溶出度测定第43-48页
     ·有关物质:高效液相色谱法第48-51页
     ·装量差异第51-52页
     ·含量测定第52-54页
   ·结论第54-55页
   ·讨论第55-56页
第六章 磷酸咯萘啶胶囊与肠溶片体外溶出、体内药代比较第56-67页
   ·仪器与试剂第56-57页
     ·试验仪器第56页
     ·试药第56页
     ·试剂第56-57页
     ·试验动物第57页
   ·试验方法第57-60页
     ·磷酸咯萘啶胶囊与磷酸咯萘啶肠溶片的体外溶出度的比较第57页
     ·磷酸咯萘啶胶囊与肠溶片在家兔体内药代动力学的比较第57-60页
   ·试验结果第60-65页
     ·自制磷酸咯萘啶胶囊与肠溶片体外溶出的比较第60页
     ·药代动力学试验第60-65页
   ·结论第65-66页
   ·讨论第66-67页
结论与展望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白酒草属药用植物小飞蓬和金龙胆草化学成分研究
下一篇:OSPF graceful restart协议的分析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