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移动通信论文

嵌入式直放站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6页
第一章 绪论第6-16页
 §1.1 直放站概述第6-7页
  §1.1.1 直放站定义第6-7页
  §1.1.2 直放站分类和工作原理第7页
 §1.2 直放站监控系统概述第7-11页
  §1.2.1 直放站监控系统的组成原理第8页
  §1.2.2 直放站监控系统的发展历程第8-11页
 §1.3 本文设计的嵌入式直放站监控系统及其特点第11-16页
  §1.3.1 本文设计的嵌入式直放站监控系统方案第12-14页
  §1.3.2 本文设计的嵌入式直放站监控系统特点第14页
  §1.3.3 本文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第14-16页
第二章 本地监控单元的设计与实现第16-30页
 §2.1 本地监控单元系统概述第16-18页
  §2.1.1 本地监控单元参数分析第16-17页
  §2.1.2 本地监控单元系统框图第17-18页
 §2.2 本地监控单元硬件设计第18-24页
  §2.2.1 核心CPU ADuC812单片机简介第18-19页
  §2.2.2 模拟量采集和信号处理电路第19-20页
  §2.2.3 开关量输入电路第20页
  §2.2.4 数模转换输出控制电路第20-21页
  §2.2.5 开关量输出控制电路第21页
  §2.2.6 键盘和显示电路第21-23页
  §2.2.7 数据通信电路第23页
  §2.2.8 电源和复位电路第23-24页
 §2.3 本地监控单元软件设计第24-30页
  §2.3.1 主程序设计第24页
  §2.3.2 A/D采集和数字滤波程序第24-25页
  §2.3.3 数据处理程序第25-27页
  §2.3.4 键盘控制程序第27-29页
  §2.3.5 数据通信程序第29-30页
第三章 基于SMS的数据通信平台设计第30-41页
 §3.1 短消息概述第30-32页
  §3.1.1 短消息的发展历程第30-31页
  §3.1.2 短消息的基本原理第31页
  §3.1.3 短消息的优点第31-32页
 §3.2 短消息开发第32-35页
  §3.2.1 AT指令第32-33页
  §3.2.2 WAVECOM手机模块第33-35页
 §3.3 本文设计的短消息通信平台第35-41页
  §3.3.1 短消息通信平台第35页
  §3.3.2 通信协议制定第35-36页
  §3.3.3 短消息通信开发第36-37页
  §3.3.4 具体编程分析第37-41页
第四章 远程监控中心前端机的设计与实现第41-73页
 §4.1 前端机概述第41-42页
  §4.1.1 前端机功能概述第41页
  §4.1.2 前端机系统框图第41-42页
 §4.2 ARM与嵌入式系统技术介绍第42-46页
  §4.2.1 嵌入式系统概述第42-43页
  §4.2.2 ARM嵌入式处理器概述第43-44页
  §4.2.3 嵌入式操作系统概述第44-46页
 §4.3 前端机硬件平台设计第46-52页
  §4.3.1 核心CPU及存储器部分第46-50页
  §4.3.2 输入输出部分第50-51页
  §4.3.3 通信接口部分第51-52页
  §4.3.4 电源部分第52页
 §4.4 前端机软件平台设计第52-73页
  §4.4.1 BootLoader设计及实现第53-60页
  §4.4.2 uC/OS-Ⅱ在S3C44BOX上的移植第60-66页
  §4.4.3 外设驱动程序设计第66-71页
  §4.4.4 应用程序设计第71-73页
第五章 后台主机的设计及系统统调第73-77页
 §5.1 后台主机概述第73页
 §5.2 后台主机软件设计第73-75页
 §5.3 系统调试第75-77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77-79页
致谢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82页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上海合作组织刑事法律机制的构建
下一篇:韩诗对宋诗的影响纵横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