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高层建筑论文--高层建筑结构论文

大底盘双塔楼连体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和设计

中文摘要第1-6页
英文摘要第6-10页
1 绪论第10-18页
 1.1 概要第10-11页
 1.2 连体结构的建筑实录第11-13页
 1.3 连体结构的震害情况和研究现状第13-15页
 1.4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内容第15-18页
2 结构抗震分析的方法第18-26页
 2.1 现行规范对抗震设计的要求第18页
 2.2 抗震分析的方法第18-21页
  2.2.1 反应谱分析法第18-19页
  2.2.2 弹性和塑性时程分析法第19-20页
  2.2.3 静力弹塑性反应分析法(Push-over方法)第20-21页
 2.3 本文使用的分析软件介绍和选择第21-26页
  2.3.1 软件使用的静力分析模型第21-23页
  2.3.2 软件使用的动力分析模型第23页
  2.3.3 弹塑性动力、静力分析程序介绍第23-26页
3 连体结构抗震性能分析第26-68页
 3.1 不同连接体的支座形式对连体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第26-40页
  3.1.1 结构概况第26-27页
  3.1.2 对对称结构的周期、楼层剪力和位移的影响第27-33页
  3.1.3 对非对称结构的周期、楼层剪力和位移的影响第33-40页
 3.2 连接体刚度变化对结构的抗震性能的影响第40-54页
  3.2.1 结构概况第40页
  3.2.2 对对称结构的周期、楼层剪力和位移的影响第40-47页
  3.2.3 对非对称结构的的周期、楼层剪力和位移的影响第47-54页
 3.3 连接体在塔楼的位置(上、下)变化对结构整体抗震性能的影响第54-66页
  3.3.1 对对称结构的周期、楼层剪力和位移的影响第54-60页
  3.3.2 对非对称结构的周期、楼层剪力和位移的影响第60-66页
 3.4 本章小结第66-68页
4 成都某大厦连体结构抗震设计第68-88页
 4.1 工程概况第68-69页
 4.2 结构方案的确定第69-71页
 4.3 结构计算第71-85页
  4.3.1 弹性分析第71-83页
  4.3.2 弹塑性分析第83-85页
 4.4 结构设计的加强措施第85-88页
5 结论第88-90页
 5.1 主要结论第88页
 5.2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第88-90页
致谢第90-92页
参考文献第92-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水稻杂种和亲本间差异表达基因与杂种优势分子机理关系初探
下一篇:关联规则挖掘的取样复杂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