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电流系统单相接地故障智能检测系统的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引言 | 第9页 |
·技术现状 | 第9-14页 |
·基于稳态分量的方法 | 第9-12页 |
·基于暂态分量的方法 | 第12-13页 |
·基于非故障信号的方法 | 第13-14页 |
·本文所做的工作 | 第14-15页 |
第2章 小电流接地系统基础 | 第15-28页 |
·接地方式的划分 | 第15-16页 |
·中性点不接地方式的特点 | 第16-20页 |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的特点 | 第20-22页 |
·仿真工具 | 第22-26页 |
·仿真工具MATLAB和EMTP的比较 | 第22-23页 |
·基于MATLAB的小电流接地系统模型 | 第23-26页 |
·小结 | 第26-28页 |
第3章 基于小波包的单相接地故障选线 | 第28-45页 |
·傅里叶变换到小波变换 | 第28-29页 |
·小波包原理 | 第29-36页 |
·小波变换的数学定义 | 第29-30页 |
·多分辨率分析 | 第30-32页 |
·离散序列的小波分解 | 第32-33页 |
·小波包的基本原理 | 第33-34页 |
·小波包的数学定义 | 第34-35页 |
·小波包分解过程 | 第35-36页 |
·DB正交小波包 | 第36页 |
·暂态故障分析 | 第36-38页 |
·选线新判据 | 第38-39页 |
·仿真 | 第39-43页 |
·仿真模型 | 第39页 |
·仿真过程 | 第39-40页 |
·仿真结果 | 第40-43页 |
·小结 | 第43-45页 |
第4章 信息融合在故障选线中的应用 | 第45-62页 |
·信息融合 | 第45-49页 |
·信息融合技术的起源和发展状况 | 第45-46页 |
·信息融合的功能和层次 | 第46-47页 |
·信息融合的基本方法 | 第47-49页 |
·信息融合在故障选线中的应用 | 第49-50页 |
·故障特征分析 | 第50-58页 |
·谐波特征 | 第50-52页 |
·暂态特征 | 第52-58页 |
·故障选线的实现 | 第58-61页 |
·选线方法 | 第58-59页 |
·选线的具体过程 | 第59-61页 |
·小结 | 第61-62页 |
第5章 小电流接地系统选线装置的总体设计与开发 | 第62-74页 |
·硬件部分 | 第62-63页 |
·硬件CPU板设计 | 第63-67页 |
·中央处理单元 | 第63-64页 |
·数据采集单元 | 第64-66页 |
·通信单元 | 第66-67页 |
·软件编程问题 | 第67-71页 |
·汇编语言和C语言的特点 | 第68-69页 |
·接口问题 | 第69-70页 |
·中断问题 | 第70页 |
·内嵌汇编 | 第70-71页 |
·实例 | 第71-72页 |
·小结 | 第72-74页 |
结论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附录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81-82页 |
附录B(装置部分原理图) | 第82-86页 |
B. 1 层次图 | 第82-83页 |
B. 2 CPU.SCH | 第83-84页 |
B. 3 C&M.SCH | 第84-85页 |
B. 4 SAMPLE.SCH | 第85-86页 |
B. 5 CPU2.SCH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