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负荷的特性分析与建模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7页 |
| ·电力负荷建模的重要意义 | 第9-10页 |
| ·研究现状 | 第10-16页 |
| ·负荷模型研究概述 | 第10-13页 |
| ·负荷模型参数的获取 | 第13-14页 |
| ·可辨识性分析 | 第14-15页 |
| ·空调类负荷的研究 | 第15-16页 |
| ·本文所做的工作 | 第16-17页 |
| ·空调建模中存在的问题 | 第16页 |
|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单台空调实测以及特性分析 | 第17-30页 |
| ·空调简介 | 第17-20页 |
| ·空调器制冷原理 | 第17-18页 |
| ·空调的种类 | 第18-19页 |
| ·定频与变频 | 第19-20页 |
| ·空调试验装置 | 第20页 |
| ·空调实测数据 | 第20-29页 |
| ·静特性 | 第20-22页 |
| ·停机特性 | 第22-24页 |
| ·启动特性 | 第24-25页 |
| ·电压扰动特性 | 第25-29页 |
| ·本章总结 | 第29-30页 |
| 第三章 单台空调的建模 | 第30-39页 |
| ·U>U_(cr)时的模型分析 | 第30-34页 |
| ·静态模型 | 第30页 |
| ·动态模型 | 第30-31页 |
| ·静态模型与动态模型适用效果的比较 | 第31-34页 |
| ·U≤U_(cr)时的模型分析 | 第34-38页 |
| ·本章总结 | 第38-39页 |
| 第四章 空调群的仿真 | 第39-63页 |
| ·自定义模型 | 第39-45页 |
| ·自定义模型的建立 | 第39-40页 |
| ·自定义模型使用时的几点说明 | 第40-41页 |
| ·自定义模型的正确性校验 | 第41-43页 |
| ·自定义模型的鲁棒性分析 | 第43-45页 |
| ·不同网络结构以及不同故障扰动下的动态响应 | 第45-62页 |
| ·网络一、全空调负荷、仿真辨识参数时的响应 | 第46-51页 |
| ·网络一、全空调负荷、实测辨识参数时的响应 | 第51-55页 |
| ·网络二、混合负荷、仿真辨识参数时的响应 | 第55-59页 |
| ·网络二、混合负荷、实测辨识参数时的响应 | 第59-62页 |
| ·本章总结 | 第62-63页 |
| 第五章 空调群的特性分析及建模 | 第63-76页 |
| ·U>U_(cr)时的空调群模型分析 | 第63-64页 |
| ·包含空调启动时的特性分析及建模 | 第64-75页 |
| ·假设所有空调同时启动 | 第64-67页 |
| ·假设空调群内空调在3~5秒内均匀启动 | 第67-70页 |
| ·假设空调群内空调在3~5秒随机启动 | 第70-75页 |
| ·本章总结 | 第75-76页 |
| 第六章 空调负荷对电网稳定的影响 | 第76-79页 |
| 第七章 结论 | 第79-81页 |
| ·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79-80页 |
| ·后续工作展望 | 第80-81页 |
| 附录A | 第81-82页 |
| 附录B | 第82-84页 |
| 参考文献 | 第84-87页 |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