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4页 |
·免疫分析法概述 | 第10-16页 |
·免疫分析法种类 | 第10-12页 |
·免疫分析法测定原理 | 第12-15页 |
·免疫分析法测定形式 | 第15-16页 |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 | 第16-28页 |
·稀土离子配合物的发光机理及特征 | 第16-17页 |
·时间分辨荧光测定原理 | 第17-18页 |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的应用及进展 | 第18-23页 |
·目前常用的稀土荧光标记物 | 第23-28页 |
·纳米生物标记物的研究进展 | 第28-33页 |
·胶体金标记物 | 第29-30页 |
·发光量子点 | 第30-32页 |
·包有荧光分子的纳米微球 | 第32-33页 |
·本论文的目的和意义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44页 |
第二章 一种共价键合型β-二酮-Eu~(3+)纳米荧光探针的制备及应用 | 第44-70页 |
·共价键合型β-二酮-Eu~(3+)纳米荧光微球的制备 | 第45-58页 |
·引言 | 第45页 |
·实验部分 | 第45-50页 |
1. 仪器与试剂 | 第45-46页 |
2. 纳米硅胶微粒的制备 | 第46-47页 |
3. 条件实验考察 | 第47-50页 |
4. 小结 | 第50页 |
·纳米微粒的表征 | 第50-57页 |
1. 纳米微粒的形态及大小 | 第50-51页 |
2. 纳米微粒的荧光性质 | 第51-53页 |
3. 纳米微粒的紫外吸收光谱 | 第53-54页 |
4. 纳米微粒的光稳定性 | 第54-56页 |
5. 纳米微粒的荧光测定灵敏度 | 第56-57页 |
·小结 | 第57-58页 |
·共价键合型纳米荧光探针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中的应用 | 第58-67页 |
·引言 | 第58页 |
·实验部分 | 第58-60页 |
1. 试剂、仪器及测定条件 | 第58-59页 |
2. 利用纳米稀土荧光微粒标记链亲和素(SA) | 第59页 |
3. 生物素标记豚鼠抗人HBsAg 抗体的制备 | 第59页 |
4. 人血清中HBsAg 的测定 | 第59-6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0-65页 |
1. 纳米微粒标记链亲和素的条件实验 | 第61页 |
2. 最佳分析条件的选择 | 第61-62页 |
3. 血清样品的测定 | 第62-65页 |
·小结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第三章 使用新型稀土荧光标记物的竞争型均相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测定人血清中的T3含量 | 第70-81页 |
·引言 | 第70-72页 |
·实验部分 | 第72-74页 |
1. 试剂、仪器及测定条件 | 第72-73页 |
2. 使用NHS-Cy5 标记抗T3 单克隆抗体 | 第73页 |
3. 使用 DTBTA-Eu~(3+)标记T3-BSA 结合体 | 第73-74页 |
4. 人血清中 T3 含量测定 | 第7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4-79页 |
1. 能量传递给与体及接受体的吸收及发射光谱图 | 第74-76页 |
2. 最佳测定条件的确定 | 第76页 |
3. 血清中 T3 含量的测定 | 第76-79页 |
·小结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1页 |
第四章 可用于生成稀土荧光配合物的新型配位体的合成 | 第81-95页 |
·引言 | 第81-82页 |
·N,N,N,’N-’[2,6-二(3-’氨甲基-1-’吡唑基)-4-(联苯基)吡啶]四(乙酸)的合成 | 第82-89页 |
·试剂及测试仪器 | 第82-83页 |
·N,N,N,’N-’[2,6-二(3-’氨甲基-1-’吡唑基)-4-(联苯基)吡啶]四(乙酸)的合成 | 第83-8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87-89页 |
1. 荧光性质 | 第87-88页 |
2. 检测灵敏度 | 第88-89页 |
·配位体 N,N,N,’N-’[2,6-二(3-氨甲基-1?-吡唑基)-4-(苄苯基)吡啶]四(乙酸的合成 | 第89-92页 |
1. 试剂与仪器 | 第89-90页 |
2. 配位体 N,N,N,’N-’[2,6-二(3-氨甲基-1?-吡唑基)-4-(苄苯基)吡啶]四(乙酸)的合成 | 第90-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5页 |
结论 | 第95-98页 |
作者简介 | 第98页 |
硕士期间发表文章及申请专利 | 第98-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