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普林藻纲的研究背景与进展 | 第1-16页 |
第一节 普林藻纲的经典分类学研究 | 第7-11页 |
第二节 普林藻纲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第三节 普林藻纲分类系统的发展与变化 | 第12-15页 |
第四节 我国的研究状况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第一节 样品采集与纯化培养 | 第16页 |
第二节 光学显微镜及电子显微镜观察 | 第16-18页 |
第三章 普林藻纲的基本特征 | 第18-20页 |
第四章 分类研究 | 第20-126页 |
第一节 Chrysochromulina Lackey 1939 | 第20-92页 |
第二节 Corymbellus Green 1976 | 第92-97页 |
第三节 Gephyrocapsa Kamptner 1943 | 第97-100页 |
第四节 Isochrysis Parke 1949 | 第100-106页 |
第五节 Phaeocystis Lagerheim 1893 | 第106-111页 |
第六节 Prymnesium Massart ex Conrad 1926 | 第111-126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126-129页 |
第一节 样品采集和培养的重要性 | 第126-127页 |
第二节 普林藻纲种类的分类依据 | 第127-128页 |
第三节 普林藻纲研究的重要性 | 第128-129页 |
参考文献 | 第129-144页 |
附录一 属名种名的拉丁文中文对照参考 | 第144-145页 |
附录二 名词中英文对照 | 第145-146页 |
致谢 | 第1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