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及章节序号说明 | 第1-11页 |
一 引言 | 第11-14页 |
1 研究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 第11-12页 |
2 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12-14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14-58页 |
1 焦化废水及其处理技术 | 第14-29页 |
2 NH_4~+-N及其处理技术 | 第29-54页 |
3 固定化细胞技术 | 第54-56页 |
4 高效优势菌技术 | 第56-57页 |
5 光合细菌(PSB)法 | 第57-58页 |
三 试验研究 | 第58-159页 |
第一部分 固定化高效优势菌处理焦化废水初步研究 | 第58-83页 |
1 四种已知名称菌株中优势菌的筛选 | 第58-61页 |
2 焦化厂曝气池活性污泥中菌株的优势筛选 | 第61-70页 |
3 优势菌株的降解特性 | 第70-74页 |
4 水解-好氧(高效复合菌+活性污泥)两段SBR处理模拟焦化废水 | 第74-77页 |
5 水解-好氧两段SBR与好氧SBR处理模拟焦化废水的比较 | 第77-79页 |
6 水解-好氧(高效复合菌+活性污泥)两段SBR处理实际焦化废水 | 第79-80页 |
7 水解-好氧(高效复合菌+活性污泥+光合细菌)两段SBR法处理实际焦化废水 | 第80-81页 |
8 对试验过程的进一步分析 | 第81-83页 |
第二部分 固定化高效优势菌处理焦化废水动力学基础研究 | 第83-108页 |
9 优势菌处理难降解有机物喹啉的试验研究 | 第83-89页 |
10 SBR法过程动力学基础研究 | 第89-105页 |
11 焦化废水脱氮方法初步研究 | 第105-108页 |
第三部分 固定化高效优势菌处理焦化废水脱氮试验研究 | 第108-159页 |
12 复合生物反应器填料挂膜及污泥驯化试验 | 第108-112页 |
13 单一SBR(复合生物反应器)试验 | 第112-124页 |
14 A-O两段SBR试验 | 第124-144页 |
15 A_1-A_2-O-M四段SBR试验 | 第144-148页 |
16 工艺的改进及不同反应器组合下的处理效果比较 | 第148-159页 |
四 对试验成果的评价与处理工艺的比选 | 第159-170页 |
1 焦化废水生物处理试验成果的评价 | 第159-166页 |
2 焦化废水生物处理工艺的比选 | 第166-170页 |
五 焦化废水生物处理最佳工艺设计计算 | 第170-207页 |
1 设计规模及工艺参数的确定 | 第170-187页 |
2 处理工艺设计计算 | 第187-207页 |
六 焦化废水生物处理最佳工艺估算与经济分析 | 第207-216页 |
1 A_1-A_2-O-M工艺估算 | 第207-212页 |
2 A_1-A_2-O-M工艺经济分析 | 第212-216页 |
七 结论与建议 | 第216-222页 |
1 结论 | 第216-220页 |
2 建议 | 第220-222页 |
参考文献 | 第222-231页 |
附言 关于论文内容编排的说明 | 第231-232页 |
附录 试验基础工作 | 第232-247页 |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232-236页 |
2 试验设备及工艺流程 | 第236-240页 |
3 试验分析项目、测定方法及仪器设备 | 第240页 |
4 试验步骤 | 第240-241页 |
5 试验的启动、优势菌的培养及污泥驯化 | 第241-243页 |
6 试验过程 | 第243-247页 |
致谢 | 第247-248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主要项目 | 第248-2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