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兽医基础科学论文--血清学论文

奶牛乳腺炎多联疫苗的研制

文献综述第1-39页
 第一章 奶牛乳房炎诊断及防治研究进展第17-39页
  1 乳房炎的分类与诊断第17-22页
   ·临床型乳房炎第19页
   ·亚临床型乳房炎第19-21页
     ·体细胞计数法:第20页
     ·化学测定法:第20页
       ·CMT(Californiamastitistest)法:第20页
       ·H2O2玻片法(过氧化氢酶法):第20页
       ·苛性钠凝乳检测法:第20页
       ·BTB 试验:第20页
     ·物理检测法:第20-21页
   ·乳房炎的防制第21-22页
     ·正确的挤奶程序第21-22页
       ·温和的对待牛只第21页
       ·清洗乳头第21页
       ·废弃最初的 1-2 把奶第21页
       ·乳头药浴第21页
       ·挤奶第21页
       ·挤奶后乳头药浴第21-22页
     ·控制环境污染第22页
       ·饲料第22页
       ·奶牛的生活环境第22页
     ·挤奶设备的维修与保养第22页
     ·乳房炎的治疗第22页
  2 乳房炎诊断方法-体细胞计数第22-26页
   ·体细胞概念的提出第23页
   ·乳中体细胞出现的原因第23-24页
   ·体细胞的影响因素第24-25页
     ·微生物感染的影响第24页
     ·年龄、乳期对SCC 的影响第24-25页
     ·应激对 SCC 的影响第25页
     ·季节的影响第25页
     ·其他因素第25页
   ·总结第25-26页
  3 主要病原菌的研究进展第26-28页
   ·金黄色葡萄球菌疫苗免疫失败原因分析第26-27页
   ·金黄色葡萄球菌荚膜多糖第27-28页
     ·化学组成第27页
     ·ESS 的致病机制:第27-28页
       ·被 ESS 包裹的 CNS 受到保护第28页
       ·抑制 PHA 激发的 T 淋巴细胞的转化作用第28页
       ·ESS 与抗生素第28页
     ·ESS 与免疫第28页
  4 机体防御系统第28-34页
   ·细胞免疫第29页
   ·体液免疫第29-30页
     ·牛奶中的免疫球蛋白第29-30页
     ·其他成分第30页
   ·围产期奶牛乳腺局部免疫状况第30-34页
     ·影响因素第31页
     ·PMN 变化第31-34页
  5 疫苗研究进展第34-39页
   ·金黄色葡萄球菌疫苗第34-35页
   ·大肠杆菌苗第35页
   ·链球菌疫苗第35页
   ·佐剂的研究进展第35-36页
   ·疫苗存在的问题第36-37页
     ·金黄色葡萄球菌疫苗第36-37页
     ·大肠杆菌疫苗第37页
     ·链球菌疫苗第37页
   ·结论第37-39页
实验研究第39-62页
 第二章 体细胞计数方法第39-42页
  1 材料和方法第39-40页
   ·乳样采集第39页
   ·试剂及仪器第39页
   ·方法第39-40页
     ·乳腺炎LMT 诊断方法第39页
     ·SOC 方法第39-40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0-41页
   ·LMT 及 SCC 结果第40页
   ·采用现方法所观察到的现象第40-41页
  3 讨论第41-42页
 第三章 奶牛隐性乳腺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第42-47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2-43页
   ·奶样的采集第42页
   ·乳腺炎的诊断第42页
   ·培养基第42页
   ·细菌的分离鉴定第42页
   ·cAMP 试验[21]:第42-43页
  2 结果第43-44页
   ·LMT 检测结果第43页
   ·病原菌分离结果第43-44页
   ·细菌生化结果第44页
  3 讨论第44-47页
 第四章 苏云金芽孢杆菌致奶牛乳腺炎第47-51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7-48页
   ·奶样第47页
   ·实验动物第47页
   ·乳腺炎的诊断第47页
   ·培养基及试剂第47页
   ·细菌的分离鉴定第47-48页
     ·L-酪氨酸分解试验第48页
     ·卵磷脂酶试验第48页
     ·动力试验第48页
     ·青霉素酶简易试验第48页
     ·蛋白质结晶毒素试验第48页
   ·动物试验第48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8-49页
   ·形态观察第48-49页
   ·生化结果第49页
   ·动物试验结果第49页
   ·蛋白质结晶毒素试验结果第49页
  3 讨论第49-51页
 第五章 奶牛乳腺炎细菌裂解苗家兔免疫试验第51-55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1页
   ·菌苗制备第51页
   ·试验动物第51页
   ·兔血清抗体效价测定第51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1-53页
   ·金黄色葡萄球菌第52页
   ·无乳链球菌第52页
   ·停乳链球菌第52-53页
   ·乳房链球菌第53页
  3 讨论第53-55页
 第六章 奶牛乳腺炎细菌裂解苗奶山羊免疫试验第55-58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5-56页
   ·菌苗制备第55页
   ·试验动物第55页
   ·试验方法第55-56页
     ·血清的分离及抗体效价测定第55页
     ·乳清分离及抗体效价测定第55页
     ·多联疫苗免疫兔及攻击实验第55-56页
     ·安全实验第56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6-57页
   ·抗体效价变化第57页
   ·攻击实验结果第57页
   ·安全实验结果第57页
  3 讨论第57-58页
 第七章 乳房炎多联苗免疫奶山羊后初乳中吞噬细胞活性的观察第58-62页
  1 材料和方法第58-60页
   ·试剂第58页
   ·主要仪器和设备第58页
   ·实验动物第58-59页
   ·菌苗制备第59页
   ·巨噬细胞吞噬活力的测定[30,31]第59页
   ·嗜中性粒细胞吞噬细菌试验[21]第59-60页
  2 结果及分析第60页
  3 讨论第60-62页
结 论第62-64页
进一步研究的课题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73页
致 谢第73-74页
作者简介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血液动力学改变及相关因素与缺血性中风的关系研究
下一篇:技术变迁、要素积累与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比较优势动态变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