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8页 |
第一部 分 研究背景 | 第8-18页 |
1 语篇理解的发展研究 | 第8-10页 |
1 、1 读者本身发展和词汇发展对语篇理解的影响 | 第8-9页 |
1 、2 读者阅读策略和技能的发展 | 第9-10页 |
1 、3 阅读材料对语篇理解发展的影响 | 第10页 |
2 语篇理解中类别指称对象提取的研究 | 第10-16页 |
2 、1 上指示和指称对象 | 第11页 |
2 、2 语篇理解模型 | 第11-14页 |
2 、3 类别指称对象提取的心理机制 | 第14-15页 |
2 、4 类别指称对象提取与工作记忆容量的关系 | 第15-16页 |
3 类别指称对象提取的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3 、1 词汇判断法 | 第16-17页 |
3 、2 自控速阅读法 | 第17页 |
3 、3 命名法 | 第17页 |
3 、4 开窗口法 | 第17页 |
3 、5 眼动记录法 | 第17页 |
3 、6 脑成像技术 | 第17-18页 |
第二部分 问题提出及假设 | 第18-22页 |
1 问题提出 | 第18-20页 |
2 研究假设 | 第20-22页 |
第三部分 实验一:采用命名法研究青少年对类别指称对象的提取 | 第22-38页 |
1 实验目的 | 第22页 |
2 研究方法 | 第22-24页 |
2 、1 被试 | 第22页 |
2 、2 实验材料 | 第22-23页 |
2 、3 实验设计 | 第23页 |
2 、4 实验仪器和程序 | 第23-24页 |
3 实验结果 | 第24-35页 |
3 、1 各年级被试对探测词的命名时间比较 | 第24-28页 |
3 、2 不同工作记忆容量被试对探测词的命名时间的比较 | 第28-35页 |
4 讨论 | 第35-38页 |
4 、1 不同年级的被试对类别指称对象提取的心理机制 | 第35页 |
4 、2 不同工作记忆容量对类别指称对象提取的影响 | 第35-38页 |
第四部分 实验二:利用眼动法研究青少年对类别指称对象的提取 | 第38-60页 |
1 实验目的 | 第38页 |
2 研究方法 | 第38-40页 |
2 、1 被试 | 第38页 |
2 、2 实验材料 | 第38-40页 |
2 、3 实验设计 | 第40页 |
2 、4 实验仪器和程序 | 第40页 |
3 实验结果的分析指标 | 第40-42页 |
3 、1 兴趣区 | 第41页 |
3 、2 注视 | 第41页 |
3 、3 回视 | 第41页 |
3 、4 瞳孔直径 | 第41-42页 |
4 结果 | 第42-58页 |
4 、1 两个兴趣区的第一次注视持续时间 | 第42-45页 |
4 、2 两个兴趣区的总注视时间 | 第45-48页 |
4 、3 兴趣区内的注视次数和注视点平均持续时间 | 第48-53页 |
4 、4 各兴趣区内的瞳孔直径 | 第53-55页 |
4 、5 两个兴趣区回视的个数 | 第55-58页 |
5 讨论 | 第58-60页 |
第五部分 总讨论 | 第60-65页 |
1 对类别指称对象提取的年龄发展特征 | 第60-61页 |
2 对类别指称对象的激活与抑制 | 第61-62页 |
3 类别指称对象提取与工作记忆容量的关系 | 第62-63页 |
4 类别指称对象提取的研究方法的思考 | 第63-65页 |
第六部分 结论 | 第65-66页 |
第七部分 参考文献 | 第66-71页 |
第八部分 附录 | 第71-74页 |
后记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