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10页 |
一、 表演者权溯源 | 第10-13页 |
(一) 表演者权源起 | 第10-11页 |
(二) 对表演者权保护的必然性 | 第11-13页 |
二、 表演者权与著作权的关系 | 第13-23页 |
(一) 表演者权的法律性质 | 第14页 |
(二) 在分析表演者权的法律性质时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 第14-21页 |
1 、 表演者权与表演权是性质不同的两种权利 | 第14-16页 |
2 、 表演者权要保护的客体即是表演者自身的艺术表演 | 第16-17页 |
3 、 表演者权不等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著作权 | 第17-20页 |
4 、 表演者的权利不宜认定为单纯的人身权利 | 第20-21页 |
5 、 表演行为是表演者的劳动行为,但是表演者权不归属劳动法保护的范畴 | 第21页 |
(三) 小结 | 第21-23页 |
三、 国际社会关于表演者权的立法现状 | 第23-30页 |
(一) 世界各国关于表演者权的立法概况 | 第23-26页 |
1 、 英国 | 第23-24页 |
2 、 美国 | 第24页 |
3 、 法国 | 第24-25页 |
4 、 德国 | 第25页 |
5 、 中国 | 第25页 |
6 、 关于各国立法的综合评述 | 第25-26页 |
(二) 与表演者权保护有关的国际公约 | 第26-28页 |
(三) 小结 | 第28-30页 |
四、 表演者权的权利主体 | 第30-37页 |
(一) 表演者的范围界定 | 第30-33页 |
1 、 国际条约及部分国家立法对表演者范围的界定 | 第30-31页 |
2 、 我国法律对表演者范围的界定 | 第31-33页 |
(二) 法人与其他组织的表演者权主体资格 | 第33-36页 |
(三) 小结 | 第36-37页 |
五、 表演者权的内容 | 第37-48页 |
(一) 表演者的人格权 | 第37-41页 |
1 、 署名权 | 第38-39页 |
2 、 保护表演完整权 | 第39-41页 |
(二) 表演者的财产权 | 第41-48页 |
六、 对表演者权利的限制 | 第48-50页 |
(一) 受作者权利的限制 | 第48-49页 |
(二) 与著作权平行受到的限制 | 第49页 |
(三) 法定或依法推定的限制 | 第49页 |
(四) 权利保护时间的限制 | 第49-50页 |
七、 我国著作权法表演者权制度评价 | 第50-53页 |
(一) 表演者范围的界定 | 第50-51页 |
(二) 表演者的财产权问题 | 第51页 |
(三) 对侵犯表演者的人格权的法律责任问题 | 第51页 |
(四) 集体保护问题 | 第51-52页 |
(五) 表演者主体性质问题 | 第52-53页 |
结论 | 第53-55页 |
主要参考书目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