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一、绪论 | 第8-10页 |
二、关于“诛卯”事件的文献记载 | 第10-17页 |
1、相关文献可靠性及成书顺序考 | 第10-14页 |
2、相关文献记载 | 第14-17页 |
三、“诛卯”事件研究评述 | 第17-30页 |
1、“伪造说” | 第17-25页 |
2、“肯定说” | 第25-29页 |
3、“惩戒说” | 第29-30页 |
四、“诛卯”事件真相考察 | 第30-46页 |
1、文字考证角度 | 第31-34页 |
2、孔子思想体系角度 | 第34-37页 |
3、孔子与少正卯关系角度 | 第37-39页 |
4、社会背景角度 | 第39-41页 |
5、相关事件考察角度 | 第41-44页 |
6、儒法关系比较角度 | 第44-46页 |
五、“诛卯”事件与孔子刑政思想 | 第46-58页 |
1、孔子刑政思想的来源 | 第46-47页 |
2、孔子刑政思想的特点 | 第47-56页 |
(1)德主刑辅 | 第48-50页 |
(2)刑罚之“中” | 第50-53页 |
(3)“疑则赦之” | 第53-54页 |
(4)“无讼” | 第54-56页 |
3、孔子刑政思想的发展 | 第56-58页 |
六、结语 | 第58-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