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电视论文--电视中心、电视设备论文--电视中心管理系统论文--电视会议系统论文

基于IP的视频会议系统动态位速率调整模型

1 前言第1-16页
   ·论文选题背景第10-13页
     ·基于IP的视频会议系统第10页
     ·基于IP的视频会议系统的标准和结构第10-12页
     ·基于IP的视频会议系统的性能要求第12-13页
   ·基于IP的视频会议系统的应用第13页
   ·基于IP的视频会议系统的现状第13-14页
   ·基于IP的视频会议动态位速率调整模块设计课题的由来和应用意义。第14-15页
   ·本人所做的工作和本文的内容安排第15-16页
2 动态位速率调整模块相关协议分析第16-32页
   ·ITU-T的H.323协议族分析第16-21页
     ·ITU-T的H.323协议族的组成:第17-19页
     ·ITU-T的H.323视频会议系统的工作流程第19-21页
   ·实时传输协议RTP/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CP第21-32页
     ·RTP/RTCP协议适合于实时的视频会议第21-22页
     ·实时传输协议RTP第22-24页
     ·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CP协议第24-32页
       ·RTCP的主要功能如下:第24-26页
       ·SR(Sender report)包的结构第26-29页
       ·RR(Receiver Report)包的包结构第29页
       ·分析SR包和RR包第29-32页
3 动态位速率调整模块的组成部件和实现第32-56页
   ·网络传输是视频会议质量下降的主要因素第32-33页
   ·视频会议系统动态位速率调整的方法的提出第33-34页
   ·视频会议系统动态位速率调整理论模型第34-37页
   ·动态位速率调整模块的结构组成第37-38页
   ·视频会议动态位速率调整模块的特点第38-39页
   ·视频会议系统动态位速率调整基本算法第39-42页
   ·程序流程图和动态位速率调整算法的实现第42-56页
     ·视频会议系统动态位速率调整程序流程图第42-43页
     ·动态位速率调整模块的实现第43-56页
       ·RTP连接建立模块的实现第43-50页
       ·数据包接收模块的实现第50-53页
       ·媒体播放模块的实现第53页
       ·反馈信息分析模块的实现第53-55页
       ·动态位速率调整模块的实现第55-56页
4 实验、结论与下步工作打算第56-60页
   ·动态位速率调整模型在固定带宽的网络环境上的实验第56-58页
     ·实验设计和实验环境第56-57页
     ·实验数据第57-58页
   ·结论第58-59页
   ·今后的工作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声明第63-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契约型储蓄金融机构与资本市场的互动关系研究
下一篇:药物和有氧运动防治糖尿病糖脂代谢紊乱机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