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长桩承载性状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主要符号与说明 | 第8-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3页 |
·引言 | 第13-14页 |
·超长桩工程性状特征 | 第14-15页 |
·单桩承载特性研究现状 | 第15-20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3页 |
第二章 超长单桩沉降的非线性分析 | 第23-41页 |
·引言 | 第23页 |
·桩侧摩阻力与位移的关系 | 第23-25页 |
·桩端阻力与位移的关系 | 第25-29页 |
·桩身混凝土的弹塑性性质 | 第29-32页 |
·超长单桩非线性分析位移协调法 | 第32-33页 |
·沉渣对单桩沉降非线性特性影响分析 | 第33-37页 |
·桩顶荷载对桩身混凝土弹性模量的影响 | 第37-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三章 有限单元法基本理论 | 第41-57页 |
·引言 | 第41页 |
·有限单元法简介 | 第41-43页 |
·单桩沉降分析的有限元模型 | 第43-48页 |
·桩、土本构模型 | 第48-52页 |
·接触面单元及本构模型 | 第52-57页 |
第四章 均质土中超长桩承载性状研究 | 第57-87页 |
·引言 | 第57页 |
·有限元模型 | 第57-59页 |
·荷载-沉降关系性状分析 | 第59-67页 |
·桩侧摩阻力发挥性状分析 | 第67-74页 |
·桩身轴力传递特性分析 | 第74-77页 |
·桩身塑性应变性状分析 | 第77-83页 |
·超长桩的定义 | 第83-84页 |
·本章小结 | 第84-87页 |
第五章 成层土中超长桩承载性状研究 | 第87-103页 |
·引言 | 第87页 |
·荷载-沉降关系性状分析 | 第87-91页 |
·桩侧摩阻力发挥性状分析 | 第91-95页 |
·桩身轴力传递特性分析 | 第95-98页 |
·桩身塑性应变性状分析 | 第98-101页 |
·本章小结 | 第101-103页 |
第六章 静载试验方式对试桩承载性状影响研究 | 第103-119页 |
·引言 | 第103-104页 |
·堆载加载法对试桩承载性状的影响 | 第104-105页 |
·锚桩反力加载法对试桩承载性状的影响 | 第105-117页 |
·本章小结 | 第117-119页 |
第七章 超长桩变形协调设计法 | 第119-131页 |
·引言 | 第119页 |
·单桩极限承载力设计的规范法 | 第119-121页 |
·现行规范计算方法存在的问题 | 第121-122页 |
·超长桩设计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 第122-123页 |
·桩土体系的受力和变形机理 | 第123-124页 |
·按变形协调原则计算超长桩的竖向承载力 | 第124-129页 |
·算例 | 第129-130页 |
·本章小结 | 第130-131页 |
第八章 工程实例分析 | 第131-142页 |
·引言 | 第131页 |
·工程概况 | 第131-133页 |
·单桩竖向承载力静载荷试验 | 第133页 |
·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对比 | 第133-135页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135-140页 |
·本章小结 | 第140-142页 |
第九章 结论与建议 | 第142-145页 |
·本文主要结论 | 第142-144页 |
·进一步工作的设想 | 第144-145页 |
参考文献 | 第145-151页 |
致谢 | 第151-152页 |
作者简介 | 第152-153页 |
浙江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历届博士学位论文目录 | 第153-1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