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合成树脂与塑料工业论文--缩聚类树脂及塑料论文

聚氨酯型聚合物光学塑料的设计合成及性能研究

中文摘要第1-7页
英文摘要第7-9页
第一章 绪言第9-39页
 1.1 聚合物光学材料第9-18页
  1.1.1 塑料光纤第9-10页
  1.1.2 梯度折射率高分子材料第10-11页
  1.1.3 光学塑料第11-18页
   1.1.3-1 传统光学塑料的种类和性能第11-13页
   1.1.3-2 新型光学塑料第13-15页
   1.1.3-3 光学塑料的应用第15-18页
 1.2 光学塑料的分子设计基础第18-25页
  1.2.1 光学性能第18-21页
   1.2.1-1 折射率和色散第18-20页
   1.2.1-2 透光性第20-21页
   1.2.1-3 双折射和应力光学系数第21页
  1.2.2 密度第21-22页
  1.2.3 温度性质第22-23页
   1.2.3-1 玻璃化转变第22-23页
   1.2.3-2 热膨胀系数α第23页
   1.2.3-3 折射率的温度系数β第23页
  1.2.4 机械性能第23-24页
   1.2.4-1 韧性第23-24页
   1.2.4-2 表面硬度及耐磨性第24页
  1.2.5 湿度性质第24-25页
 1.3 光学塑料性能的均衡第25-27页
  1.3.1 折射率与其它性能的均衡第25-26页
  1.3.2 强度与其它性能的均衡第26-27页
 1.4 光学塑料的制备第27-34页
  1.4.1 烯类聚合物光学材料第27-30页
   1.4.1-1 烯类聚合物树脂的一般性能第28页
   1.4.1-2 烯类单体的种类第28-29页
   1.4.1-3 烯类单体的聚合方法第29-30页
  1.4.2 聚氨酯型光学塑料第30-31页
   1.4.2-1 异氰酸酯型聚氨酯光学塑料第30-31页
   1.4.2-2 异硫氰酸酯型聚氨酯光学塑料第31页
  1.4.3 环氧树脂类光学塑料第31-33页
  1.4.4 缩聚型光学塑料第33-34页
 1.5 光学塑料的发展方向及国内外情况对比第34-38页
  1.5.1 光学塑料的发展方向第34-37页
   1.5.1-1 高折光指数光学塑料第34页
   1.5.1-2 特低折光指数光学塑料第34-35页
   1.5.1-3 高耐热性光学塑料第35页
   1.5.1-4 高表面硬度光学塑料第35-36页
   1.5.1-5 高吸水性光学塑料第36页
   1.5.1-6 低双折射光学塑料第36页
   1.5.1-7 防射线光学塑料第36-37页
   1.5.1-8 光致变色光学塑料第37页
  1.5.2 国内外情况对比第37-38页
   1.5.2-1 国内发展情况第37页
   1.5.2-2 国外发展情况第37-38页
 1.6 研究目标第38-39页
第二章 聚氨酯型光学树脂第39-63页
 2.1 设计思路第39-41页
  2.1.1 理论依据第39-40页
  2.1.2 多异硫氰酸酯的合成第40-41页
  2.1.3 多元硫醇的合成第41页
 2.2 实验部分第41-46页
  2.2.1 多异硫氰酸酯(XDTI)的合成第41-42页
   2.2.1-1 试剂和原料第41-42页
   2.2.1-2 XDTI的合成反应式第42页
   2.2.1-3 XDTI的制备第42页
  2.2.2 多元硫醇(BES)的合成第42-45页
   2.2.2-1 硫代多元醇的制备第42-44页
   2.2.2-2 多元硫醇的合成第44-45页
  2.2.3 树脂的制备第45-46页
 2.3 产物的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第46-58页
  2.3.1 p-XDTI的结构表征第46-47页
  2.3.2 m-XDTI的结构表征第47-48页
  2.3.3 硫代多元醇的结构表征第48-49页
  2.3.4 硫代多元硫醇的结构表征第49-51页
  2.3.5 光学树脂的性能表征第51-58页
   2.3.5-1 BES—m-XDI均聚树脂第51-55页
   2.3.5-2 BES—m-XDTI均聚树脂第55-56页
   2.3.5-3 BES—m-XDI—m-XDTI共聚树脂第56-58页
 2.4 结果分析和讨论第58-62页
  2.4.1 对单体合成的讨论第58-60页
  2.4.2 对树脂制备及性能的分析和讨论第60-62页
   2.4.2-1 树脂的制备第60页
   2.4.2-2 树脂的性能第60-62页
 2.5 本章小节第62-63页
第三章 含氨基甲酸酯键烯类光学树脂第63-70页
 3.1 设计思路第63-64页
 3.2 树脂的制备第64-65页
  3.2.1 试剂和原料第64页
  3.2.2 树脂的制备第64-65页
 3.3 树脂的性能第65-68页
  3.3.1 HEMA—m-XDI均聚树脂的性能第65-66页
  3.3.2 HEMA—m-XDI—BES共聚树脂的性能第66-68页
 3.4 关于含氨基甲酸酯键烯类光学树脂聚合机理的讨论第68-69页
 3.5 本章小节第69-70页
结束语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75页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第75-76页
致谢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部分背根切断及针刺对备用背根节GDNF和FGF-2表达的影响
下一篇:复方昆明山海棠的毒性试验及抗光变态反应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