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金属结构论文--其他结构论文

拱支网壳结构消能减震和隔震分析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1 引言第9-17页
   ·选题背景第9-10页
   ·拱支空间结构的发展及应用第10-12页
   ·结构振动控制研究现状第12-13页
     ·被动控制第12页
     ·主动控制第12页
     ·半主动控制第12-13页
     ·混合控制第13页
     ·智能控制第13页
   ·消能减震技术在空间结构中的应用现状第13-16页
   ·本文研究的目的及主要内容第16-17页
2 减震和隔震原理及设计方法第17-26页
   ·粘滞阻尼器的性能第17-19页
     ·粘滞阻尼器的基本构造第17页
     ·粘滞阻尼器的力学计算模型第17-19页
     ·粘滞阻尼器的影响因素控制第19页
   ·粘滞阻尼器的减震原理第19-20页
     ·附有粘滞阻尼器结构的能量转换方程第19-20页
     ·附有粘滞阻尼器结构的动力平衡方程第20页
   ·橡胶支座的发展及基本构造第20-25页
     ·铅芯橡胶支座隔震的基本原理及力学性能第22-25页
   ·本章小结第25-26页
3 消能减震隔震结构体系的抗震分析方法第26-35页
   ·消能减震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原则第26页
   ·消能减震和隔震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步骤第26-28页
     ·概念设计阶段第28页
     ·动力计算及校核阶段第28页
   ·消能减震结构的快速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第28-34页
     ·基本平衡方程第29-31页
     ·非线性模态方程的形成第31-32页
     ·非线性模态方程的求解第32-33页
     ·铅芯橡胶支座恢复力和动力的求解第33页
     ·FNA 快速非线性求解方法第33-34页
   ·本章小结第34-35页
4 拱支双层柱面网壳的消能减震和隔震分析第35-58页
   ·引言第35页
   ·结构的模态分析第35-43页
     ·拱支网壳结构和网壳结构的前六阶振形对比第37-40页
     ·运用振型组合法对结构的模态进行分析第40-43页
   ·结构的快速非线性时程分析第43-45页
   ·结构的消能减震分析第45-54页
     ·确定粘滞阻尼器的附加位置第46页
     ·分析有控结构的合理性第46页
     ·减震效果比较第46-54页
   ·结构的消能隔震分析第54-56页
     ·结构布置铅芯橡胶支座后的模态分析第54-55页
     ·结构布置铅芯橡胶支座后的动力减震分析第55-56页
   ·本章小结第56-58页
5 消能减震参数敏感性分析第58-62页
   ·引言第58页
   ·粘滞阻尼器参数变化对减震效果的影响第58-60页
     ·阻尼系数的影响第58-59页
     ·阻尼指数的影响第59-60页
   ·本章小结第60-62页
6 消能减震与隔震构件的联合应用第62-65页
   ·引言第62页
   ·粘滞阻尼器和铅芯橡胶支座支座的组合对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第62页
   ·减震、隔震构件组合后阻尼指数对拱支柱面双层网壳结构的影响第62-64页
   ·本章小结第64-65页
7 结论与展望第65-67页
   ·主要结论第65页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70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0-71页
作者简历第71-72页
致谢第72-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河北农业大学西校区绿地空间使用状况评价
下一篇:低碳城市建设的研究--以保定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