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1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1.2 QoS简介 | 第13-16页 |
1.2.1 QoS的起源和发展 | 第13-14页 |
1.2.2 QoS产生的必然性 | 第14-15页 |
1.2.3 实时系统与QoS | 第15-16页 |
§1.3 面向对象的实时计算 | 第16-17页 |
§1.4 相关的研究 | 第17-19页 |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总体安排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分布实时系统的QoS框架 | 第21-34页 |
§2.1 概述 | 第21-22页 |
§2.2 QoS规约框架 | 第22-26页 |
2.2.1 QoS规约的内容 | 第23-24页 |
2.2.2 QoS规约的表达方式 | 第24-25页 |
2.2.3 QoS规约的实现形式 | 第25-26页 |
§2.3 QoS映射框架 | 第26-27页 |
2.3.1 QoS映射 | 第27页 |
2.3.2 许可判断 | 第27页 |
2.3.3 资源预留 | 第27页 |
§2.4 QoS执行框架 | 第27-29页 |
2.4.1 QoS监测 | 第28页 |
2.4.2 QoS维护 | 第28-29页 |
2.4.3 QoS降级 | 第29页 |
2.4.4 QoS信息订阅 | 第29页 |
2.4.5 QoS预测 | 第29页 |
§2.5 典型QoS框架结构 | 第29-32页 |
2.5.1 IETF的集成服务框架 | 第29-30页 |
2.5.2 Lancaster的QoS-A | 第30-31页 |
2.5.3 Trinity学院的Quartz | 第31-32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三章 多维QoS(MQoS)技术研究 | 第34-42页 |
§3.1 基本概念和定义 | 第34-35页 |
§3.2 为什么引入多维QoS的概念 | 第35-36页 |
§3.3 多维QoS与资源 | 第36-41页 |
3.3.1 多维QoS与多维资源的关系 | 第37-38页 |
3.3.2 多维QoS之间的关系 | 第38-39页 |
3.3.3 多维QoS管理 | 第39-4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通用MQoS层次模型的设计 | 第42-60页 |
§4.1 通用MQoS层次模型 | 第42-43页 |
§4.2 网络通信对QoS的支持 | 第43-47页 |
4.2.1 IP网络对QoS的支持 | 第43-46页 |
4.2.2 ATM网络对QoS的支持 | 第46-47页 |
§4.3 操作系统对QoS的支持 | 第47-50页 |
4.3.1 CPU调度 | 第47-49页 |
4.3.2 实时任务调度策略 | 第49页 |
4.3.3 内存存取管理 | 第49-50页 |
4.3.4 对网络QoS的支持 | 第50页 |
§4.4 典型分布实时应用的MQoS需求分析 | 第50-54页 |
4.4.1 分布多媒体应用分析 | 第50-51页 |
4.4.2 实时动态通路应用分析 | 第51-54页 |
§4.5 通用QoS层次模型的实现 | 第54-59页 |
4.5.1 QoS中间件的必要性 | 第54-55页 |
4.5.2 高层QoS中间件的设计 | 第55-57页 |
4.5.3 低层QoS中间件的设计 | 第57-59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五章 基于CORBA的MQoS结构的设计与实现 | 第60-81页 |
§5.1 实时CORBA | 第60-63页 |
5.1.1 实时CORBA综述 | 第60-62页 |
5.1.2 Real-TimeCORBA1.0的不足 | 第62-63页 |
§5.2 基于实时CORBA的MQoS结构 | 第63-65页 |
§5.3 低层中间件的实现 | 第65-75页 |
5.3.1 时间维QoS支持 | 第65-66页 |
5.3.2 可靠维QoS支持 | 第66-71页 |
5.3.3 安全维QoS支持 | 第71页 |
5.3.4 可靠维、安全维与时间维的相关性 | 第71页 |
5.3.5 其它相关的设计和实现 | 第71-75页 |
§5.4 高层QoS中间件 | 第75-80页 |
5.4.1 面向分布多媒体应用的高层中间件 | 第76-77页 |
5.4.2 面向实时动态通路应用的高层中间件 | 第77-8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六章 基于实时CORBA的MQoS技术在卫星测控应用系统中的应用 | 第81-98页 |
§6.1 应用特征分析 | 第81-82页 |
§6.2 QoS需求分析 | 第82-83页 |
§6.3 现状分析 | 第83-85页 |
6.3.1 计算子通路 | 第83-84页 |
6.3.2 通讯子通路 | 第84-85页 |
§6.4 方案设计和选择 | 第85-87页 |
6.4.1 计算子通路 | 第85页 |
6.4.2 通信子通路 | 第85-87页 |
§6.5 详细设计 | 第87-96页 |
6.5.1 具有QoS支持的通信子通路 | 第87-96页 |
6.5.2 计算子通路 | 第96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96-98页 |
第七章 结束语 | 第98-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06页 |
致谢 | 第106-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