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论文--环境监测论文--水质监测论文

宜溧河流域水环境演变趋势以及污染物输移过程研究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7页
1 绪论第7-12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7-9页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9-10页
   ·研究步骤及途径第10-12页
2 宜溧河流域自然特征分析以及地理与环境数据库建设第12-26页
   ·流域概况第12-15页
   ·流域水系特点第15-18页
   ·流域高精度地理数据库建设第18-26页
     ·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第18-19页
     ·主要GIS软件简介第19-20页
     ·地理及环境数据的采集第20-22页
     ·空间数据库的建设第22-23页
     ·数字高程模型的的建设第23-26页
3 流域水环境演变的人文背景第26-44页
   ·宜溧河流域2000年的社会经济特征第26-29页
   ·流域经济发展的现状特点分析第29-32页
     ·宜溧河流域的经济在太湖流域的地位第29-30页
     ·流域工业化阶段的初析第30-31页
     ·流域经济的发展进程第31-32页
     ·流域经济结构演变第32页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以湖滏流域为例第32-41页
     ·湖滏流域的概况第33-34页
     ·研究方法及思路第34页
     ·湖滏流域土地利用信息以及社会经济指标的地理分析第34-37页
     ·湖滏流域79-90年间土地利用转移概率与社会经济指标间的关系第37-41页
   ·宜溧河流域污染物面源的产出量第41-44页
     ·污染从城市扩散到农村,从点源发展到面源第41页
     ·80-90年宜溧流域污染物面源产出量产出量第41-43页
     ·合理规划,科学使用土地第43-44页
4 宜溧河流域水环境演变过程以及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第44-62页
   ·水环境监测网络分布第44页
   ·点污染源以及排放情况第44-46页
   ·宜溧河流域水环境多年变化及其时空分布特征第46-49页
   ·2001年不同水情期河湖水质的时空变化第49-62页
     ·野外准同步监测断面的布设原则第49-50页
     ·监测方法以及监测项目第50-51页
     ·不同水情期河湖水质状况及营养状态评价第51-59页
     ·不同水情期河湖水质状况及营养状态差异及原因分析第59-62页
5 宜溧河干流污染物输移数学模型的研究第62-72页
   ·河流中污染物输移的机制及研究现状第62-63页
   ·宜溧河污染物输移数学模型及其数值解第63-67页
     ·水量模型的数学方程第63-64页
     ·水质模型的数学方程第64-66页
     ·水量及水质模型的数值解第66-67页
   ·模型参数的选择以及验证结果第67-72页
     ·计算范围第68页
     ·水量模型参数第68页
     ·水质模型参数第68-70页
     ·计算结果验证第70-72页
6 结论第72-77页
   ·农业发展对水环境的影响第73-74页
   ·工业化与城市化对水环境的影响第74-75页
   ·流域社会经济发展与水环境演化关系分析第75-76页
   ·流域社会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为水环境改善提供保障第76-77页
致谢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银行业并购重组分析——从国际银行并购看我国银行业整合趋势
下一篇:基于信息隐藏的身份认证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