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1章 国际互联网与网络交易 | 第9-23页 |
1.1 互联网发展历程简介 | 第9页 |
1.2 电子商务的范畴与概念 | 第9-12页 |
1.3 国际组织及世界各国电子商务立法现状 | 第12-17页 |
1.3.1 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 | 第13-14页 |
1.3.2 世界贸易组织 | 第14页 |
1.3.3 美国 | 第14-15页 |
1.3.4 加拿大 | 第15-16页 |
1.3.5 欧洲联盟 | 第16页 |
1.3.6 英国 | 第16-17页 |
1.3.7 新加坡 | 第17页 |
1.4 电子商务立法与技术结合程度问题 | 第17-19页 |
1.5 我国电子商务立法现状和焦点问题 | 第19-23页 |
1.5.1 立法现状 | 第19-20页 |
1.5.2 立法焦点问题 | 第20-23页 |
第2章 电子合同法律制度研究 | 第23-39页 |
2.1 电子合同概述 | 第23-25页 |
2.1.1 电子合同概念 | 第23-24页 |
2.1.2 电子合同特征 | 第24页 |
2.1.3 电子合同对现行法律提出的挑战 | 第24-25页 |
2.2 数据电文的证据价值研究 | 第25-35页 |
2.2.1 数据电文的特点 | 第25-26页 |
2.2.2 数据电文的可接受性 | 第26-29页 |
2.2.3 数据电文证明效力的分析 | 第29-32页 |
2.2.4 数据电文作为证据的采信 | 第32-35页 |
2.3 要约和承诺的确认问题 | 第35-38页 |
2.3.1 要约与要约邀请 | 第35-36页 |
2.3.2 要约的生效 | 第36页 |
2.3.3 承诺的生效 | 第36-37页 |
2.3.4 意思表示的撤回与撤销 | 第37-38页 |
2.4 电子商务合同成立的时间和地点的确认问题 | 第38-39页 |
第3章 电子签名法律制度研究 | 第39-52页 |
3.1 电子签名的定义、技术原理及特征 | 第39-40页 |
3.1.1 电子签名的定义 | 第39-40页 |
3.1.2 电子签名的技术原理 | 第40页 |
3.1.3 电子签名的特征 | 第40页 |
3.2 如何赋予电子签名法律效力 | 第40-44页 |
3.2.1 对符合法律要求的电子签名的界定 | 第41-43页 |
3.2.2 电子签名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 第43-44页 |
3.3 对联合国贸法会《电子签名示范法(草案)》(2001)分析与评价 | 第44-49页 |
3.3.1 签名法的主要特点 | 第44-46页 |
3.3.2 签名法草案部分条款的评析 | 第46-49页 |
3.4 签名法草案对我国签名立法的启示 | 第49-52页 |
第4章 电子认证法律制度研究 | 第52-64页 |
4.1 电子商务认证的概念 | 第52页 |
4.2 电子商务认证机构的主要职责与功能 | 第52-54页 |
4.3 电子商务认证法律关系研究 | 第54-59页 |
4.3.1 电子商务认证机构与证书持有人之间的关系 | 第54-57页 |
4.3.2 电子商务认证机构与证书信赖人之间的关系 | 第57-59页 |
4.4 电子商务认证机构建设的整体构想 | 第59-64页 |
4.4.1 电子商务认证机构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 第59-60页 |
4.4.2 认证机构在电子商务中的法律地位 | 第60页 |
4.4.3 电子商务认证机构建设的几种思路 | 第60-61页 |
4.4.4 电子商务认证机构建设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 第61-62页 |
4.4.5 对我国电子商务认证机构设了的建议 | 第62-64页 |
第5章 结论 | 第64-6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