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文) | 第1-3页 |
摘要(英文) | 第3-7页 |
1 引言问题的提出篇 | 第7-11页 |
1.1 由《入浴的智子》所引发的伦理纷争 | 第7-8页 |
1.2 在影像伦理天平上的选择 | 第8-11页 |
2 问题的分析篇 | 第11-32页 |
2.1 影像伦理平衡图形的构建 | 第11-21页 |
2.1.1 伦理学的研究对象、概念及其价值 | 第11-13页 |
2.1.2 西方新闻界的道德自律信条及其理论基石 | 第13-16页 |
2.1.3 伦理推理的波特图式 | 第16-19页 |
2.1.4 构建影像伦理的平衡图形 | 第19-21页 |
2.2 导致影像伦理图形产生不平衡的因素 | 第21-32页 |
2.2.1 传播内容的商品化趋势和新闻图片所具有的视觉文化的特性 | 第21-27页 |
2.2.2 诚实地提供影像图片与保护被报道对象个人隐私权之间的失衡现象 | 第27-32页 |
3 问题的解决篇 | 第32-47页 |
3.1 影像伦理图形的平衡所需的几个伦理学准则 | 第32-37页 |
3.1.1 亚里士多德的中庸之道:“精神美德就在两个极端之间的正确位置” | 第32-33页 |
3.1.2 康德的绝对命令:“只按你的意愿能成为普遍规律这一准则行动” | 第33-34页 |
3.1.3 功利主义伦理:“为最大多数的人寻求最大的幸福” | 第34-36页 |
3.1.4 犹太教——基督教将人作为目的:“像爱自己一样爱你的邻居” | 第36-37页 |
3.2 怎样保持影响伦理图形的平衡 | 第37-47页 |
3.2.1 从伦理学准则层面保持影像伦理的平衡 | 第37-42页 |
3.2.2 从实际操作层面保持影像伦理图形的平衡 | 第42-47页 |
4 结论 | 第47-50页 |
注释 | 第50-51页 |
主要参考书目 | 第51-52页 |
后记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