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国民经济计划及其管理论文

中国制度创新中的地方政府行为悖论研究

第一章 导论第1-21页
 一 选题缘由第15-16页
 二 有关概念的界定与使用说明第16-18页
 三 本文结构与内容安排第18-19页
 四 方法论说明第19-21页
第二章 制度变迁与制度变迁主体第21-42页
 第一节 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第21-25页
  一 制度界定第21-23页
  二 制度变迁第23-25页
  三 制度创新第25页
 第二节 制度变迁中的主体及其双重角色分析第25-29页
  一 引言第26页
  二 推动和阻碍制度变迁的两类行为主体第26-28页
  三 同一主体在同一制度变迁中的双重角色问题分析第28-29页
 第三节 制度变迁的方式与过程第29-36页
  一 制度变迁的方式第29-31页
  二 制度变迁的过程第31-36页
 第四节 中国的制度创新与地方政府第36-42页
  一 制度创新的主要内容第36-38页
  二 制度创新的特征第38-39页
  三 地方政府:一个独特的制度创新主体第39-42页
第三章 中国制度创新中的地方政府行为悖论假说第42-60页
 第一节 制度变迁中的政府机构代理人悖论第42-44页
  一 国家悖论第42-43页
  二 政府机构代理人悖论第43-44页
 第二节 地方政府与其它主体行为目标的一致与差异第44-50页
  一 引言第44-45页
  二 对三个制度创新主体行为目标的一般假定第45-47页
  三 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和非政府主体行为目标的一致与差异分析第47-50页
 第三节 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力量分析第50-53页
  一 引言第50页
  二 三个制度创新主体力量的基本判断第50-52页
  三 地方政府制度创新行为方式与力量的特点第52-53页
 第四节 制度创新中的地方政府双向代理:一个悖论假说第53-60页
  一 制度创新中地方政府的双向代理第53-55页
  二 制度创新中的地方政府代理人问题第55-57页
  三 地方政府行为悖论第57-60页
第四章 地方政府行为悖论的实证分析第60-81页
 第一节 市场的区域化推进与市场分割第60-66页
  一 市场体系制度创新的路径: 从区域市场推进到统一市场第60-61页
  二 区域市场的培育需要地方政府的有力推动第61-63页
  三 地方政府在市场化推进中的有效作用第63-64页
  四 市场分割:地方政府的反市场化行为第64-66页
  五 结论:市场化进程中的地方政府行为悖论第66页
 第二节 地方政府对企业的放权与控制第66-73页
  一 地方政府及其它两个主体在企业制度创新中的利益变动与行为动机第67-68页
  二 地方政府与其它主体影响企业制度创新的力量对比分析第68-69页
  三 企业制度创新中地方政府行为悖论的主要表现第69-72页
  四 企业制度创新中地方政府行为悖论的经济分析第72-73页
 第三节 宏观调控中地方政府的正向与逆向调控第73-81页
  一 宏观调控制度创新目标中的中央与地方分权模式第73-76页
  二 地方政府逆向调控的动因第76-78页
  三 逆向调控的行为表现:以投资扩张为例第78-81页
第五章 制度创新的轨迹与地方政府行为悖论的消除第81-93页
 第一节 地方政府行为悖论与制度创新机迹第81-85页
  一 制度变迁的两条机迹:合辙与闭琐第81-83页
  二 中国地方政府行为悖论对制度创新轨迹的影响第83-85页
 第二节 构建对地方政府制度创新行为的激励约束机制第85-89页
  一 确立完整合理的转机时期地方政府政绩标准第85-87页
  二 依据政绩标准,让地方政府同时承受制度创新的成本与收益第87-88页
  三 弱化制度创新委托代理中的信息不对称状况第88-89页
 第三节 形成对地方政府制度创新力量的制衡机制第89-93页
  一 制度创新主体间的力量失衡与制衡机制构建第89-90页
  二 实现地方政府与企业职能的双重分离第90-91页
  三 进一步发挥国有企业作为为企业制度创新第一行动集团的作用第91-93页
  四 中央政府掌握制度创新整体推进中的宏观控制权第93页
第四节 结语:中国制度创新中地方政府行为悖论的历史审视第93-97页
案例分析 乡镇企业两次制度创新与社区政府行为悖论第97-120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120-123页
后记第123页

论文共12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Tat和TAR对人免疫缺陷病毒HIV-1基因表达的调控研究
下一篇:人特异精子膜蛋白hSMP-1基因结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