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bor小波变换与表情组合模板相结合的表情识别研究与实现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6页 |
·面部表情识别背景及意义 | 第11页 |
·面部表情识别的应用 | 第11-12页 |
·面部表情识别的难点 | 第12-13页 |
·面部表情识别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本文的思路和结构 | 第15-16页 |
第2章 小波变换基础 | 第16-30页 |
·傅立叶变换 | 第16-17页 |
·小波基本概念 | 第17-23页 |
·连续小波变换 | 第19-22页 |
·离散小波变换 | 第22-23页 |
·小波变换与滤波器族解释 | 第23-24页 |
·Gabor小波 | 第24-28页 |
·Gabor小波变换 | 第25-26页 |
·Gabor滤波器 | 第26-28页 |
·Gabor实际运用与优势 | 第28页 |
·小波变换用于图像处理的优势 | 第28-29页 |
·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面部表情识别的研究 | 第30-44页 |
·人脸检测方法 | 第30-35页 |
·基于肤色检测的方法 | 第31页 |
·基于模板匹配的方法 | 第31-32页 |
·基于特征的方法 | 第32-33页 |
·基于统计学习的方法 | 第33-34页 |
·基于AdaBoost学习的方法 | 第34-35页 |
·心理学研究成果 | 第35-36页 |
·面部表情识别技术 | 第36-41页 |
·面部表情分析 | 第36-37页 |
·基于静态图像(单一图像)的识别方法 | 第37-39页 |
·基于动态图像序列的识别方法 | 第39-41页 |
·表情识别与人脸识别的区别 | 第41页 |
·常用标准人脸表情库 | 第41-43页 |
·小结 | 第43-44页 |
第4章 表情组合模板的设计 | 第44-56页 |
·图像预处理 | 第44-49页 |
·图像尺度归一化 | 第44-45页 |
·灰度均衡化 | 第45-46页 |
·图像二值化 | 第46-47页 |
·边缘检测 | 第47-49页 |
·基于肤色的人脸检测 | 第49页 |
·面部特征区域的定位 | 第49-53页 |
·人眼的定位 | 第50-51页 |
·眉毛的定位 | 第51-52页 |
·嘴唇的定位 | 第52-53页 |
·鼻子的定位 | 第53页 |
·面部器官的分类变形 | 第53页 |
·表情模板的组合 | 第53-55页 |
·小结 | 第55-56页 |
第5章 面部表情识别算法 | 第56-60页 |
·待识别表情的特征矢量提取 | 第56-57页 |
·特征矢量比较 | 第57-59页 |
·表情识别的实验分析 | 第59页 |
·小结 | 第59-60页 |
第6章 面部表情识别系统的实现 | 第60-76页 |
·系统设计 | 第60-63页 |
·系统层次体系结构图 | 第60页 |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第60-61页 |
·系统流程设计 | 第61-62页 |
·核心类设计 | 第62-63页 |
·关键技术与实现 | 第63-70页 |
·前台程序交互模块实现 | 第64-65页 |
·应用层模块实现 | 第65-67页 |
·核心处理模块实现 | 第67-70页 |
·系统运行实例 | 第70-73页 |
·实验分析 | 第73-74页 |
·小结 | 第74-76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6-78页 |
·论文总结 | 第76页 |
·展望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