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个人银行业务概述 | 第10-12页 |
·个人银行业务的概念 | 第10页 |
·个人银行业务的特点 | 第10-11页 |
·个人银行业务的内容 | 第11-12页 |
·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2-13页 |
·国外发展现状 | 第12-13页 |
·国内发展现状 | 第13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2 建行重庆分行个人银行业务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 | 第15-20页 |
·战略管理理论概述 | 第15-16页 |
·战略与战略管理的等级定义 | 第15页 |
·战略与战略管理的匹配定义 | 第15-16页 |
·基本战略的构成与分类 | 第16-17页 |
·波特价值链理论模型 | 第17-18页 |
·行业环境威胁五种力量模型 | 第18-20页 |
3 建行重庆分行个人银行业务发展的外部环境分析 | 第20-30页 |
·国家宏观经济与金融形势分析 | 第20-21页 |
·基本面分析 | 第20页 |
·趋势分析 | 第20-21页 |
·重庆经济与金融形势分析 | 第21-22页 |
·基本面分析 | 第21页 |
·趋势分析 | 第21页 |
·重庆经济发展导向 | 第21-22页 |
·重庆市主要同业竞争对手经营形势分析 | 第22-26页 |
·总体竞争格局分析 | 第22页 |
·个人银行主要业务指标对比分析 | 第22-26页 |
·建行重庆分行个人银行业务五种力量模型分析 | 第26-30页 |
·竞争者威胁 | 第26-27页 |
·进入者威胁 | 第27页 |
·供应商威胁 | 第27-28页 |
·购买者威胁 | 第28页 |
·替代品威胁 | 第28-30页 |
4 建行重庆分行个人银行业务发展的内部因素分析 | 第30-38页 |
·建行重庆分行个人银行业务发展现状 | 第30-33页 |
·个人银行筹资构成发生明显变化 | 第30-31页 |
·中间业务收入增幅创历史新高 | 第31-32页 |
·个人中高端客户占比提高,客户维护能力不断提升 | 第32-33页 |
·分行资源能力分析 | 第33-35页 |
·机构及人员情况 | 第33页 |
·网点与渠道建设 | 第33-34页 |
·产品创新和流程优化 | 第34页 |
·市场开拓能力 | 第34页 |
·盈利能力分析 | 第34-35页 |
·员工选拔和培养能力 | 第35页 |
·品牌形象及企业文化 | 第35页 |
·建行重庆分行个人银行业务价值链分析 | 第35-38页 |
·建行重庆分行个人银行业务价值链构建 | 第35-36页 |
·优势及核心竞争力 | 第36-37页 |
·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 第37-38页 |
5 建行重庆分行个人银行业务发展战略选择 | 第38-48页 |
·总体发展战略 | 第38-39页 |
·总体发展战略 | 第38页 |
·目标定位 | 第38页 |
·战略选择 | 第38-39页 |
·业务层发展战略 | 第39-48页 |
·个人负债业务发展战略 | 第39-40页 |
·个人资产业务发展战略 | 第40-43页 |
·个人中间业务发展战略 | 第43-48页 |
6 建行重庆分行个人银行业务发展战略的对策措施 | 第48-67页 |
·客户定位对策措施 | 第48-50页 |
·个人客户市场细分 | 第48页 |
·个人客户目标市场选择措施 | 第48-49页 |
·个人客户市场定位 | 第49页 |
·建行重庆分行个人客户定位选择 | 第49-50页 |
·产品定位对策措施 | 第50-55页 |
·个人银行产品及层次划分 | 第50-51页 |
·建行重庆分行个人银行产品定位措施 | 第51-55页 |
·营销渠道建设对策措施 | 第55-60页 |
·建行重庆分行拓展个人银行分销渠道的方法 | 第56页 |
·建行重庆分行直接分销渠道与间接分销渠道设立 | 第56-57页 |
·建行重庆分行分销渠道建设的对策措施 | 第57-60页 |
·业务创新对策措施 | 第60-63页 |
·个人银行业务创新的必要性 | 第60-61页 |
·建行重庆分行个人银行业务创新的主要措施 | 第61-63页 |
·CRM 客户关系管理对策措施 | 第63-65页 |
·CRM 的定义 | 第63页 |
·CRM 在建行重庆分行个人银行业务应用的对策措施 | 第63-65页 |
·实施个人银行客户经理制对策措施 | 第65-67页 |
·构建新的客户服务模式 | 第65页 |
·规范客户经理管理 | 第65-66页 |
·加强客户经理队伍建设 | 第66页 |
·建立符合个人客户经理工作需要的支持保障体系 | 第66-67页 |
7 结论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