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插图索引 | 第10-11页 |
附表索引 | 第11-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9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相关研究及其现状 | 第14-17页 |
·OTA 检测方法 | 第14-15页 |
·OTW 检测方法 | 第15-17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论文的结构 | 第18-19页 |
第2章 基于无线连接TLJ 训练集的非法AP 检测算法 | 第19-37页 |
·新特征参数的选取及相关定义 | 第19-24页 |
·TCP 本地延迟抖动相关定义 | 第19-21页 |
·与ACK-Pairs 分布特征的实验比较 | 第21-24页 |
·序贯假设检验 | 第24-30页 |
·传统序贯假设检验 | 第26-27页 |
·对传统序贯假设检验的实验评价 | 第27-28页 |
·改进的序贯假设检验 | 第28-30页 |
·基于无线连接TLJ 训练集的非法AP 检测算法 | 第30-31页 |
·验证和评估 | 第31-36页 |
·实验环境 | 第31-32页 |
·非法AP 检测算法评价 | 第32-36页 |
·小结 | 第36-37页 |
第3章 802.11 无线连接TCP 本地延迟抖动模型 | 第37-54页 |
·相关工作 | 第37-38页 |
·IEEE 802.11 MAC 层协议基础 | 第38-43页 |
·WLAN 网络的基本组成结构 | 第38页 |
·IEEE802.11 MAC 协议 | 第38-39页 |
·IEEE802.11 DCF 信道访问机制 | 第39-43页 |
·无线连接TCP 本地延迟抖动定义 | 第43-44页 |
·无线连接TCP 本地延迟抖动模型 | 第44-50页 |
·无线连接TCP 本地延迟抖动概率分布 | 第44-45页 |
·WLAN 无线链路段的部分延迟抖动概率分布 | 第45-46页 |
·无线节点上的排队时延概率分布 | 第46-50页 |
·实验评估及验证 | 第50-53页 |
·小结 | 第53-54页 |
第4章 基于无线连接TLJ 理论模型的非法AP 检测算法 | 第54-63页 |
·基于无线连接TLJ 理论模型的序贯假设检验 | 第54-58页 |
·基于无线连接TLJ 理论模型的非法AP 检测算法 | 第58-59页 |
·验证与评估 | 第59-62页 |
·离线评价 | 第60-61页 |
·在线评价 | 第61-62页 |
·小结 | 第62-63页 |
结论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