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引言 | 第6-7页 |
第1章 创伤性体验的激活:苦难、故乡与文学的精神通道 | 第7-13页 |
·经历与地域:“苦难”的生命体验 | 第7-9页 |
·回忆与重构:“苦难”的文学叙述 | 第9-11页 |
·冲突与局限:“苦难”的沉湎与超越 | 第11-13页 |
第2章 精神世界的超拔:“苦难”世界的深层探测 | 第13-22页 |
·“苦难”内涵的变奏:宿命、体制与社会 | 第13-16页 |
·“苦难”形成的语言方式:陌生化 | 第16-19页 |
·“苦难”形成的结构形式:寓言化 | 第19-22页 |
第3章 抗争与绝望:阎连科小说的精神特质 | 第22-28页 |
·酷烈与骨感:“苦难”的独特美学风格 | 第22-24页 |
·抗争与绝望:“苦难”的精神基础 | 第24-26页 |
·存在与虚无:“苦难”的哲学依据 | 第26-28页 |
第4章 尴尬的语境:“苦难”创作的难度与可能性 | 第28-34页 |
·存在的必然:“苦难”的历史书写 | 第29-30页 |
·境界的升腾:阎连科的“苦难”书写 | 第30-32页 |
·逻辑的消失:“苦难”写作的探索 | 第32-34页 |
结语 | 第34-36页 |
注释 | 第36-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致谢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