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选题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选题的背景 | 第9页 |
·选题的目的 | 第9页 |
·选题的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学者对相关问题的研究 | 第10-14页 |
·关于普京执政时期外交政策的研究 | 第10-11页 |
·关于普京执政时期外交政策对中俄关系影响的研究 | 第11-13页 |
·小结 | 第13-14页 |
·论文创新点、重点及难点 | 第14页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4页 |
·论文的重点及难点 | 第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文献研究法 | 第14页 |
·系统分析方法 | 第14-15页 |
第2章 外交政策及其一般理论 | 第15-19页 |
·外交政策的定义 | 第15页 |
·外交政策的构成 | 第15-19页 |
·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 第15-16页 |
·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 | 第16页 |
·外交政策的立足点 | 第16-17页 |
·外交政策的重要任务 | 第17-19页 |
第3章 普京执政时期外交政策 | 第19-27页 |
·普京执政时期外交政策的内容 | 第19-23页 |
·强调独联体绝对优先位置 | 第19-20页 |
·灵活务实地与美国建立"建设性伙伴关系" | 第20-21页 |
·改善与西欧国家关系 | 第21页 |
·积极改善并加强与亚洲国家关系 | 第21-23页 |
·普京执政时期外交政策的变化 | 第23-27页 |
·突出多极化外交理念 | 第23页 |
·从顺美政策到逆美政策 | 第23-25页 |
·能源成为俄罗斯外交武器 | 第25-27页 |
第4章 普京执政时期外交政策制定的原因 | 第27-31页 |
·普京执政时期外交政策制定的国内原因 | 第27-28页 |
·国内政治环境的原因 | 第27页 |
·国内经济环境的原因 | 第27页 |
·国内人文环境的原因 | 第27-28页 |
·普京执政时期外交政策制定的国际原因 | 第28-31页 |
·美国积极寻求超级霸主地位的原因 | 第28-29页 |
·北约东扩的原因 | 第29-30页 |
·独联体离心倾向的原因 | 第30-31页 |
第5章 普京执政时期外交政策对中俄关系的影响 | 第31-37页 |
·普京执政时期外交政策对中俄关系的积极影响 | 第31-33页 |
·深化了两国战略关系 | 第31页 |
·扩大了两国经济方面的合作 | 第31页 |
·加强了军事方面的信任与合作 | 第31-32页 |
·加强了科技、文教和人员往来方面的合作 | 第32页 |
·深化了两国在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方面的合作 | 第32-33页 |
·普京执政时期外交政策对中俄关系的消极影响 | 第33-37页 |
·"西重东轻"的外交战略使中国在俄外交中处于相对较弱的位置 | 第33-34页 |
·经济利益至上的外交思想制约了中俄关系的发展 | 第34页 |
·俄罗斯与亚洲国家发展平衡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俄关系的发展 | 第34-37页 |
第6章 中国政府采取的对策及中俄关系的前景展望 | 第37-43页 |
·中国政府面对消极影响时采取的对策 | 第37-40页 |
·统一思想,制定对俄合作长期战略规划 | 第37-38页 |
·建立机制,探讨中俄经贸合作新领域 | 第38-40页 |
·反对外来干涉,努力消除中国威胁论在俄罗斯境内的负面影响 | 第40页 |
·中俄关系的前景展望 | 第40-43页 |
第7章 结论 | 第43-45页 |
·普京执政时期外交政策及其对中俄关系的影响研究总结 | 第43页 |
·文章的不足与展望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作者简介 | 第48-4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及获奖情况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