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目录 | 第7-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 ·课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电子束焊接及其残余应力测试的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 ·电子束焊接概述 | 第10-11页 |
| ·电子束焊接中碳调质钢的研究状 | 第11-12页 |
| ·电子束焊接铝及铝合金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电子束焊接残余应力测试方法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电子束焊接数值模拟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 ·电子束焊接温度场的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 ·电子束焊接应力场的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 第二章 总体研究方案 | 第19-30页 |
| ·研究思路 | 第19-21页 |
| ·中碳调质钢焊接工艺及性能研究 | 第21-24页 |
| ·试验材料 | 第21页 |
| ·焊接工艺参数及测试结果分析 | 第21-24页 |
| ·中碳调质钢电子束焊接接头金相组织观察与分析 | 第22-24页 |
| ·中碳调质钢电子束焊接接头硬度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24页 |
| ·中碳调质钢电子束焊接接头拉伸性能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24页 |
| ·中碳调质钢电子束焊接接头冲击韧度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24页 |
| ·纯铝电子束焊接工艺及性能研究 | 第24-29页 |
| ·试验材料 | 第24-25页 |
| ·焊接工艺参数及测试结果分析 | 第25-29页 |
| ·纯铝电子束焊接接头金相组织观察与分析 | 第25-27页 |
| ·纯铝电子束焊接接头硬度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27-28页 |
| ·纯铝电子束焊接接头拉伸性能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28-29页 |
| ·纯铝电子束焊接接头冲击韧度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29页 |
| ·小结 | 第29-30页 |
| 第三章 中碳调质钢及纯铝电子束焊接残余应力有限元分析 | 第30-51页 |
| ·有限元计算的基本理论和步骤 | 第30-36页 |
| ·温度场计算的基本理论 | 第30-32页 |
| ·热-弹塑性分析的基本理论 | 第32-35页 |
| ·焊接残余应力有限元计算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 第35-36页 |
| ·热应力分析的基本方法 | 第35页 |
| ·残余应力有限元分析的基本步骤 | 第35-36页 |
| ·ANSYS有限元分析基本方法 | 第36-37页 |
| ·电子束焊接残余应力有限元分析过程 | 第37-41页 |
| ·网格划分 | 第37-38页 |
| ·材料热物性参数和热力学参数的确定 | 第38-40页 |
| ·计算过程 | 第40-41页 |
| ·电子束焊接温度场结果分析 | 第41-45页 |
| ·30CrMnSi钢平板电子束焊接温度场结果分析 | 第41-43页 |
| ·纯铝电子束焊接温度场结果分析 | 第43-45页 |
| ·电子束焊接残余应力场结果分析 | 第45-50页 |
| ·中碳调质钢电子束焊接残余应力场结果分析 | 第45-47页 |
| ·纯铝电子束焊接残余应力场结果分析 | 第47-50页 |
| ·小结 | 第50-51页 |
| 第四章 中碳调质钢及纯铝电子束焊接残余应力小孔法实测 | 第51-62页 |
| ·前言 | 第51页 |
| ·残余应力的检测方法 | 第51-53页 |
| ·小孔法 | 第52-53页 |
| ·X射线法 | 第53页 |
| ·试验过程与步骤 | 第53-56页 |
| ·电子束焊接残余应力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56-59页 |
| ·中碳调质钢平板电子束焊接残余应力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56-57页 |
| ·纯铝电子束焊接残余应力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57-59页 |
| ·计算结果与实测值比较 | 第59-61页 |
| ·中碳调质钢平板电子束焊接计算结果与实测值比较 | 第59-60页 |
| ·纯铝电子束焊接计算结果与实测值比较 | 第60-61页 |
| ·小结 | 第61-62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62-63页 |
| 致谢 | 第63-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