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传统木偶戏对中国动画的影响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1章 动画概述及中国动画现状 | 第10-20页 |
·动画艺术概述 | 第10-13页 |
·动画的基本概念 | 第10页 |
·动画的基本特性 | 第10-11页 |
·动画的基本分类 | 第11-12页 |
·动画的发展历史 | 第12-13页 |
·世界两大典型国家动画发展概况 | 第13-15页 |
·美国动画 | 第14页 |
·日本动画 | 第14-15页 |
·中国动画的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 | 第15-20页 |
·中国动画的发展 | 第15-18页 |
·中国动画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 第18-20页 |
第2章 影响动画民族风格的诸要素 | 第20-26页 |
·民族文化意蕴 | 第21-22页 |
·剧本选材方式 | 第22-23页 |
·角色造型特色 | 第23-24页 |
·舞台场景设计 | 第24-25页 |
·材料工艺选用 | 第25页 |
·配音及背景音乐 | 第25-26页 |
第3章 中国木偶戏的发展及特征 | 第26-33页 |
·中国木偶戏溯源 | 第26-27页 |
·我国木偶戏的主要类别 | 第27-29页 |
·提线木偶戏 | 第27-28页 |
·杖头木偶戏 | 第28-29页 |
·布袋木偶戏 | 第29页 |
·我国各地传统木偶戏简况 | 第29-31页 |
·当前中国木偶戏存在的问题 | 第31-33页 |
第4章 分析木偶戏元素对中国动画的启示 | 第33-55页 |
·民族文化底蕴对我国木偶戏及动画的影响 | 第33-39页 |
·民族宗教意蕴的影响 | 第34-36页 |
·传统民族哲学意蕴的影响 | 第36-37页 |
·民俗文化意蕴的影响 | 第37-38页 |
·道德、宗法、伦理观意蕴的影响 | 第38-39页 |
·木偶戏剧本选材方式对中国动画的启示 | 第39-43页 |
·对已有戏曲剧本资源的利用 | 第39-40页 |
·对古代神话的提取 | 第40-41页 |
·对史实和典故的演绎和创新 | 第41-42页 |
·对文学小说的吸纳 | 第42页 |
·对日常生活故事的挖掘 | 第42-43页 |
·木偶戏角色造型对中国动画的启示 | 第43-47页 |
·人物形象的典型归类 | 第44-45页 |
·人物性格的色彩定位 | 第45-46页 |
·幽默、夸张的角色造型及表演 | 第46-47页 |
·人偶角色同台的趣味性 | 第47页 |
·木偶戏舞台场景设计对中国动画的启示 | 第47-50页 |
·场景尺寸大小设定的重要性 | 第47-48页 |
·场景造型及道具设计的重要性 | 第48-49页 |
·场景镜头感的重要性 | 第49页 |
·场景中灯光运用的重要性 | 第49-50页 |
·木偶戏材料工艺对中国动画的启示 | 第50-52页 |
·对木偶动画材料工艺的启示 | 第50-51页 |
·对虚拟三维动画材质应用的启示 | 第51-52页 |
·木偶戏配音及背景音乐对中国动画的启示 | 第52-55页 |
·独具特色的民族音乐 | 第52-54页 |
·别具一格的戏曲唱腔 | 第54-55页 |
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