絮凝体沉降性能的试验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绪论 | 第9-11页 |
| ·课题背景 | 第9页 |
| ·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9-11页 |
| 2 絮凝体沉降特性研究进展 | 第11-30页 |
| ·混凝动力学理论研究与进展 | 第11-15页 |
| ·传统絮凝模型 | 第11-12页 |
| ·层流模型和紊流模型 | 第12-14页 |
| ·直线模型和曲线模型 | 第14-15页 |
| ·絮凝体破碎模型 | 第15页 |
| ·分形理论及其应用 | 第15-24页 |
| ·“分形”理论的提出 | 第15-17页 |
| ·分形理论在混凝工艺中的应用及分析 | 第17-24页 |
| ·影响絮凝体沉降性能的因素 | 第24-30页 |
| ·原水温度 | 第24页 |
| ·原水pH 值 | 第24-25页 |
| ·絮凝剂类别及其投加量 | 第25-26页 |
| ·混凝能耗分配 | 第26页 |
| ·原水水质条件 | 第26-30页 |
| 3 实验设计 | 第30-34页 |
| ·实验药剂、器材以及装置 | 第30-32页 |
| ·实验器材 | 第30页 |
| ·实验药剂 | 第30-32页 |
| ·单因素变化的混凝实验 | 第32页 |
| ·正交实验 | 第32-33页 |
| ·本实验的分形维数计算方法 | 第33-34页 |
| 4 絮凝体沉降性能的实验研究 | 第34-53页 |
| ·单因素变化的混凝过程的絮凝体沉降性能研究 | 第34-47页 |
| ·不同絮凝剂投加量的单因素实验 | 第34-41页 |
| ·不同pH 的单因素实验 | 第41-47页 |
| ·分形维数在混凝正交试验过程中的应用 | 第47-52页 |
| ·混凝能耗计算 | 第47-48页 |
| ·混凝正交实验 | 第48-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5 絮凝体沉降性能与絮凝体结构关系 | 第53-59页 |
| ·絮凝体的质量 | 第53页 |
| ·絮凝体的体积 | 第53-54页 |
| ·絮凝体的密度 | 第54页 |
| ·絮凝体的空隙率 | 第54页 |
| ·絮凝体的粒径分布 | 第54-55页 |
| ·絮凝体沉降速率 | 第55-56页 |
| ·实验总结 | 第56-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6 结论及展望 | 第59-60页 |
| ·结论 | 第59页 |
| ·展望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 致谢 | 第64-65页 |
| 附录I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