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研究动机及背景 | 第9-10页 |
·问题陈述 | 第10-11页 |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研究目标 | 第11页 |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本文主要贡献 | 第12-13页 |
·论文结构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相关研究工作 | 第14-27页 |
·Windows NT系列操作系统安全机制 | 第14-18页 |
·安全组件 | 第14-16页 |
·访问控制机制 | 第16-18页 |
·典型攻击分析 | 第18-22页 |
·缓冲区溢出攻击 | 第18-19页 |
·特洛伊木马 | 第19-20页 |
·蠕虫 | 第20-21页 |
·攻击分析小结 | 第21-22页 |
·传统防护手段 | 第22-23页 |
·防火墙 | 第22页 |
·入侵检测系统(IDS) | 第22-23页 |
·防病毒软件 | 第23页 |
·入侵防御系统 | 第23-26页 |
·入侵防御系统的概念 | 第23页 |
·入侵防御系统的分类 | 第23-25页 |
·入侵防御系统的特点 | 第25页 |
·入侵防御系统现状 | 第25-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基于 CW扩展模型的入侵防御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 第27-43页 |
·完整性安全模型及分析 | 第27-35页 |
·安全模型概述 | 第27-28页 |
·完整性安全模型 | 第28-34页 |
·完整性安全模型分析 | 第34-35页 |
·CW扩展模型 | 第35-39页 |
·CW模型应用缺陷 | 第35-36页 |
·CW扩展模型描述 | 第36-38页 |
·CW扩展模型分析 | 第38-39页 |
·入侵防御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 第39-42页 |
·与 CW扩展模型的对应 | 第39-40页 |
·体系结构组成 | 第40-41页 |
·体系结构分析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主机防护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43-59页 |
·主机防护子系统设计目标 | 第43-44页 |
·主机防护子系统结构设计 | 第44-45页 |
·主机防护子系统规则 | 第45-48页 |
·模型元素与系统中对象的对应 | 第45页 |
·规则格式 | 第45-46页 |
·规则分类 | 第46-47页 |
·规则设置方法 | 第47-48页 |
·关键模块实现 | 第48-58页 |
·完整性验证模块 | 第48-49页 |
·程序行为监视器(BM) | 第49-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五章 网络防护子系统设计与实现 | 第59-70页 |
·网络防护子系统概述 | 第59-60页 |
·需求分析 | 第59页 |
·设计目标 | 第59-60页 |
·网络防护子系统结构设计 | 第60-61页 |
·硬件平台介绍 | 第61-65页 |
·硬件组成 | 第61-62页 |
·软件结构 | 第62-63页 |
·规则结构 | 第63-64页 |
·数据包处理流程 | 第64-65页 |
·系统实现 | 第65-68页 |
·管理平台的实现 | 第65-66页 |
·默认规则库的构建 | 第66-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第六章 测试与总结 | 第70-74页 |
·基于 CW扩展模型的入侵防御系统测试 | 第70-72页 |
·测试环境 | 第70页 |
·测试方法 | 第70-71页 |
·测试结果 | 第71-72页 |
·分析 | 第72页 |
·总结 | 第72-73页 |
·下一步工作展望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6页 |
附录 | 第76-77页 |
作者简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主要工作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