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百家讲坛》栏目的传播学解读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一、研究综述第8-11页
 (一) 选题缘起第8-9页
 (二) 选题价值和意义第9-10页
 (三) 文献综述第10页
 (四) 研究方法第10-11页
二、《百家讲坛》产生的社会背景及传媒背景第11-12页
三、《百家讲坛》栏目解析第12-28页
 (一) 《百家讲坛》的结构分析第12-17页
  1. 物质构架第13-14页
  2. 受众定位第14-17页
 (二) 《百家讲坛》的内容分析第17-22页
  1. 传播内容——雅俗共赏,迎合受众第18-19页
  2. 传播方式——深入浅出,引人入胜第19-20页
  3. 传播技巧——观念新颖,品评独到第20-21页
  4. 评书讲坛——善讲故事,巧设悬念第21-22页
 (三) 《百家讲坛》的传播效果第22-28页
  1. 迎合受众观看习惯第22-23页
  2. 唤醒学者公众意识第23-24页
  3. 造就时代学术明星第24-26页
  4. 掀起传统文化阅读第26-27页
  5. 推动精神文化传播第27-28页
四、《百家讲坛》带给我们的启示第28-35页
 (一) 精神诉求——国学传统化第28-29页
 (二) 传播内容——学术通俗化第29-33页
  1. 科学性与生活性相互结合第31-32页
  2. 生动性与通俗性紧密相连第32-33页
  3. 学术性与故事性交相辉映第33页
 (三) 传播者——学者明星化第33-35页
五、《百家讲坛》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第35-43页
 (一) 存在问题第36-38页
  1. 受众不够稳定第36页
  2. 略具恶搞色彩第36-37页
  3. 形式流于呆板第37-38页
 (二) 解决对策第38-43页
  1. 品牌要倾力打造第38-40页
  2. 选题要贴近生活第40-41页
  3. 传播要直观亲切第41-42页
  4. 栏目要立体开发第42-43页
结语第43-44页
注释第44-47页
参考文献第47-50页
致谢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1896~1919年我国报纸文体变革研究
下一篇:都市报体育新闻娱乐化特征研究--以《大河报》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