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8-16页 |
第一节 前人研究成果 | 第8-12页 |
第二节 自我预期研究目标 | 第12-13页 |
第三节 研究范围与方法 | 第13-16页 |
第二章 表记情节溯源 | 第16-28页 |
第一节 元杂剧中的表记情节 | 第16-19页 |
一、 表记物件归类 | 第16-17页 |
二、 表记叙事功用 | 第17-18页 |
三、 表记抒情功用、象征意涵 | 第18-19页 |
第二节 宋元南戏中的表记情节 | 第19-22页 |
一、 表记物件归类 | 第20页 |
二、 表记叙事功用 | 第20-21页 |
三、 表记抒情功用、象征意涵 | 第21-22页 |
第三节 明传奇中的表记情节 | 第22-28页 |
一、 表记物件归类 | 第23-24页 |
二、 表记叙事功用 | 第24-25页 |
三、 表记抒情功用、象征意涵 | 第25-28页 |
第三章 清传奇表记情节特征 | 第28-47页 |
第一节 表记物件归类 与意涵概述 | 第28-32页 |
一、 生活物品类 | 第28-29页 |
二、 诗词歌赋类 | 第29-30页 |
三、 神物珍宝类 | 第30-32页 |
第二节 表记在剧中的重要作用 | 第32-36页 |
一、情感起始阶段 开启情缘 | 第32-34页 |
二、 情感转折阶段 化解困境 | 第34-35页 |
三、 情感圆满阶段 喜证团圆 | 第35-36页 |
第三节 表记情节模式特征 | 第36-47页 |
一、 单线贯穿结构的变化 | 第37-39页 |
二、 双线贯穿结构的演化 | 第39-44页 |
三、 象征叙事结构的形成 | 第44-47页 |
第四章 清传奇表记运用技巧评述 | 第47-59页 |
第一节 线索完整 抒情得力 | 第47-51页 |
一、 借助多件表记贯穿情节 | 第48-49页 |
二、 表记象征意涵随剧情而变 | 第49-50页 |
三、 借助单一曲牌阐发人物情感 | 第50-51页 |
第二节 抒情充分 照应题旨 | 第51-59页 |
一、 借助多件表记循序推进情节 | 第52页 |
二、 表记象征意涵随情节而变 契合表记形质表达题旨 | 第52-55页 |
三、 借助曲牌连套细腻阐发人物情感 | 第55-59页 |
第五章 清传奇表记之社会文化反应 | 第59-64页 |
第一节 情理矛盾与妥协 | 第59-61页 |
第二节 大团圆心理之体现 | 第61-62页 |
第三节 才情观之体现 | 第62-64页 |
结语 | 第64-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附录 | 第71-74页 |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成果 | 第74-75页 |
后记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