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前言 | 第11-23页 |
·定义 | 第11页 |
·红树林分布情况 | 第11-12页 |
·半红树分布情况 | 第12页 |
·红树林生存现状 | 第12-13页 |
·国外红树林生存现状 | 第12页 |
·国内红树林生存现状 | 第12-13页 |
·红树林开发研究的意义 | 第13-14页 |
·红树林的防护作用 | 第13页 |
·保护生物多样性 | 第13页 |
·维护CO_2的平衡 | 第13-14页 |
·红树林具有高生产力水平 | 第14页 |
·红树林的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红树林湿地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我国红树林恢复技术研究概况 | 第15-17页 |
·次生林改造技术的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半红树的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半红树植物银叶树果实和种子的形态结构研究 | 第18页 |
·半红树植物银叶树育苗技术的研究 | 第18页 |
·半红树植物海芒果药用价值的研究 | 第18-19页 |
·半红树植物杨叶肖槿药用价值的研究 | 第19页 |
·对半红树植物海漆居群遗传结构和异质性生境关系的研究 | 第19页 |
·养分胁迫对植物的影响 | 第19-21页 |
·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对林木影响的研究概况 | 第19-20页 |
·氮素与植物的关系 | 第20页 |
·磷素与植物的关系 | 第20-21页 |
·钾素与植物的关系 | 第21页 |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1-23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3-29页 |
·试验材料 | 第23-24页 |
·供试种子 | 第23页 |
·供试苗木 | 第23页 |
·供试土壤 | 第23页 |
·供试容器 | 第23页 |
·供试肥料 | 第23-24页 |
·试验设计 | 第24-25页 |
·种子贮藏方法的比较试验(包括种子品质、贮藏技术等) | 第24页 |
·养分胁迫对幼苗生理生态的影响 | 第24-25页 |
·试验内容 | 第25-29页 |
·种子发芽情况 | 第25页 |
·生长量的测定 | 第25页 |
·土壤的采集与分析 | 第25-26页 |
·叶片光合作用的测定 | 第26页 |
·叶片叶绿素的测定 | 第26页 |
·叶片硝酸还原酶活力的测定 | 第26-27页 |
·植物根系活力的测定 | 第27页 |
·植物样品中矿质元素的测定 | 第27-29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9-53页 |
·不同贮藏方法对种子出土整齐度的影响 | 第29-30页 |
·不同贮藏方法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 第30-31页 |
·L_9(3~4)正交试验设计施肥对两种半红树植物生长的影响 | 第31-53页 |
·不同施肥配比对两种半红树植物生长指标的影响 | 第31-38页 |
·不同施肥配比对苗木根、茎、叶干重变化规律的影响 | 第38-39页 |
·不同施肥配比对苗木含水率变化规律的影响 | 第39-40页 |
·不同施肥配比下苗木光合作用的变化规律 | 第40-42页 |
·不同施肥配比下苗木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规律 | 第42-43页 |
·不同施肥配比对苗木硝酸还原酶含量变化的影响 | 第43-44页 |
·不同施肥配比对苗木根系活力的影响 | 第44-45页 |
·不同施肥配比对叶片矿质元素的影响 | 第45-47页 |
·不同肥料配比对两种半红树植物各指标的总体影响情况 | 第47-53页 |
4 结论 | 第53-55页 |
5 讨论 | 第55-56页 |
6 创新点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6页 |
附录A | 第66-70页 |
附录B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