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7-24页 |
·引言 | 第7-8页 |
·黄铜的腐蚀损坏 | 第8-11页 |
·黄铜的腐蚀形式 | 第8-9页 |
·黄铜的脱锌腐蚀机制 | 第9-11页 |
·腐蚀环境中的主要腐蚀因素 | 第11-13页 |
·Cl~-的影响 | 第12页 |
·NH_3或NH_4~+的影响 | 第12页 |
·S~(2-)的影响 | 第12-13页 |
·水流速及其中颗粒物的影响 | 第13页 |
·温度的影响 | 第13页 |
·合金元素对黄铜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 第13-21页 |
·锡的影响 | 第14页 |
·铝的影响 | 第14页 |
·砷的影响 | 第14-15页 |
·硼的影响与硼-砷协同作用 | 第15-16页 |
·镍的影响与镍-锡协同作用 | 第16页 |
·锰的影响 | 第16页 |
·稀土的影响 | 第16-21页 |
·耐腐蚀黄铜的发展历程 | 第21-23页 |
·项目的研究目的、意义与应用展望 | 第23-24页 |
第二章 材料制备与实验方法 | 第24-29页 |
·材料成分设计及制备 | 第24-25页 |
·合金制备 | 第24-25页 |
·热加工制度的确定 | 第25页 |
·静态腐蚀实验样品的制备 | 第25页 |
·实验测试方法 | 第25-29页 |
·金相组织观察 | 第25-26页 |
·硬度测定 | 第26页 |
·静态腐蚀实验 | 第26-27页 |
·电化学测试 | 第27页 |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27-28页 |
·扫描电镜(SEM)与X射线能谱分析(EDX) | 第28-29页 |
第三章 稀土铈对铝黄铜的性能影响 | 第29-41页 |
·热加工性能 | 第29页 |
·金相显微组织观察 | 第29-31页 |
·显微硬度分析 | 第31页 |
·腐蚀性能分析 | 第31-41页 |
·在NaCl溶液中的腐蚀性能 | 第31-37页 |
·静态腐蚀实验 | 第31-32页 |
·电化学测试 | 第32-33页 |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33-35页 |
·扫描电镜分析 | 第35-37页 |
·在NACL+NH_4CL溶液中的腐蚀性能 | 第37-41页 |
·静态腐蚀实验 | 第37-38页 |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38-39页 |
·扫描电镜分析 | 第39-41页 |
第四章 微量元素对稀土铝黄铜腐蚀性能的影响 | 第41-55页 |
·合金成分设计 | 第41页 |
·静态腐蚀实验 | 第41-42页 |
·电化学测试 | 第42-43页 |
·扫描电镜观察 | 第43-55页 |
·合金在NaCl(3.5%)溶液中的腐蚀行为 | 第43-48页 |
·合会在NaCl(3.5%)+NH_1Cl(0.5mol/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 | 第48-55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