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部分 绪论 | 第5-9页 |
·选题背景 | 第5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5-7页 |
·选题意义 | 第7页 |
·本文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 第7-8页 |
·本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8-9页 |
第二部分 西方经典储蓄理论回顾 | 第9-18页 |
·储蓄过度理论 | 第9-12页 |
·斯密西斯的绝对收入理论 | 第12-13页 |
·凯恩斯的储蓄理论 | 第13-14页 |
·杜森贝的相对收入理论 | 第14-16页 |
·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论 | 第16-18页 |
第三部分 结合中国实践的储蓄理论模型 | 第18-22页 |
·中国学者对经典储蓄理论的发展简要回顾 | 第18-19页 |
·本文对解释变量的选取及说明 | 第19-21页 |
·中国城市居民储蓄模型构造 | 第21页 |
·本文对样本的选取与数据说明 | 第21-22页 |
第四部分 中国城市居民储蓄实证分析与模型完善 | 第22-34页 |
·参数估计及检验 | 第22-23页 |
·序列相关与异常值的检验与克服 | 第23-29页 |
·异方差与多重共线性检验 | 第29-31页 |
·区间估计 | 第31-32页 |
·最终模型 | 第32-33页 |
·结论 | 第33-34页 |
第五部分 政策建议 | 第34-42页 |
·完善收入分配体制,努力增加城市居民收入,同时缩小贫富差距 | 第34-36页 |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将更多的储蓄转向为投资和消费 | 第36-38页 |
·建立健全金融市场,创新投资品种,拓宽居民投资渠道 | 第38-40页 |
·改革银行经营,提高经营效益,降低存款风险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附录 | 第45-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