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旅游经济论文--中国旅游事业论文

新时期乡村旅游发展问题研究--以南太白山为例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10页
1. 绪论第10-16页
   ·研究的背景第10-11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1页
     ·研究的目的第11页
     ·研究的意义第11页
   ·相关理论第11-13页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11-12页
     ·系统发展理论第12页
     ·市场理论第12页
     ·体验经济理论第12-13页
   ·国内外研究概况第13-14页
   ·研究的内容与框架第14-15页
     ·研究的内容第14-15页
     ·论文的框架第15页
   ·研究方法第15页
   ·小结第15-16页
2. 乡村旅游的理论发展第16-30页
   ·乡村旅游的概念第16-17页
     ·乡村旅游:一个众说纷纭的概念第16-17页
     ·对乡村旅游认识的误区第17页
   ·乡村旅游的产生及发展第17-21页
     ·国际乡村旅游的产生及发展第17-18页
     ·乡村旅游在我国的发展第18-19页
     ·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趋势第19-21页
   ·乡村旅游的特点、资源构成第21-23页
     ·乡村旅游的特点第21-23页
     ·乡村旅游的产品的构成第23页
   ·乡村旅游的类型及活动项目第23-26页
     ·传统乡村旅游第23-24页
     ·现代乡村旅游第24-25页
     ·乡村旅游活动的主要项目第25-26页
   ·乡村旅游的发展意义第26-29页
     ·为旅游领域拓展了新天地第26-27页
     ·吸引农民参与旅游,有利于他们脱贫致富第27页
     ·有利于乡村文化的保护第27页
     ·改善环境,提高生活空间质量第27-28页
     ·有利于和谐社会及新农村建设第28页
     ·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第28-29页
   ·小结第29-30页
3. 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第30-38页
   ·目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第30-32页
     ·缺乏总体规划与管理第30页
     ·乡村旅游产品类型单一第30-31页
     ·环境卫生面貌、基础设施函待改善第31页
     ·接待设施出现城市化倾向第31页
     ·利益分配不均导致市场信誉不良第31页
     ·景点开发档次低、服务质量不高第31-32页
     ·对乡村旅游产品的宣传、促销不够第32页
   ·国外经验的借鉴第32-34页
     ·政府的引导和宏观管理第32-33页
     ·合作组织、协调统一的市场第33页
     ·把发展乡村旅游纳入解决农村问题当中第33页
     ·突出强调保持乡村自然人文环境的原真性第33-34页
     ·健全法规体系,保障可持续发展第34页
   ·发展对策第34-36页
     ·提高认识、根除“病源”第34-35页
     ·合理分配利益,消除问题恶化的隐患第35页
     ·全盘运作,突破生产难题第35页
     ·对游客客源市场正确定位第35-36页
     ·多渠道筹资,加快“软”、“硬”件建设第36页
     ·扩大宣传力度,提升产品的开发品味第36页
     ·努力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第36页
   ·小结第36-38页
4. 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研究第38-45页
   ·乡村旅游的发展原则第38-39页
     ·创新原则第38页
     ·整体性与比较性原则第38页
     ·前瞻性、可持续性原则第38-39页
     ·品牌经营与品牌保护原则第39页
     ·扶贫为主、农民普遍参与原则第39页
   ·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决定因素第39-40页
     ·市场区位条件第40页
     ·旅游资源价值第40页
     ·旅游区位条件第40页
   ·对现有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总结第40-42页
   ·对未来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初探第42-44页
     ·与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紧密结合的发展模式第42页
     ·农旅结合的主题农园开发模式第42-43页
     ·乡村民俗体验与主题文化村落发展模式第43页
     ·现代商务度假与企业庄园发展模式第43页
     ·农业产业化与产业庄园发展模式第43-44页
   ·小结第44-45页
5. 乡村旅游的案例分析——以南太白山为例第45-68页
   ·地理位置第45页
   ·资源优势第45-50页
     ·资源类型丰富第45-49页
     ·资源特点鲜明第49页
     ·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大第49-50页
   ·交通与客源情况第50-55页
     ·交通状况第50-51页
     ·客源市场分析第51-52页
     ·吸引客源有利因素第52页
     ·目标客源市场定位及结构第52-53页
     ·客源潜量分析第53-54页
     ·客源市场促销第54-55页
   ·当前存在的问题第55页
   ·发展模式的选择第55-60页
     ·政府+市场联动型第56页
     ·景区带动型模式第56-57页
     ·综合开发型模式第57-58页
     ·社区共建模式第58-60页
   ·主要旅游项目的布局第60-64页
     ·南太白山地区的布局思想第60页
     ·“一带双核五片”的基本格局第60-61页
     ·乡村旅游产品设计第61-63页
     ·营销策略第63-64页
   ·发展目标第64页
   ·对南太白山未来乡村旅游发展的思考第64-66页
     ·总体发展战略:分工出特色,乡情筑家园第64页
     ·防止城市化对乡村性的侵蚀第64-65页
     ·坚持“本地化”、防止“飞地化”第65页
     ·科学、合理、适度地开发乡村旅游资源第65-66页
     ·提高村民素质,加强旅游管理第66页
     ·加强宣传促销促游,开拓乡村旅游的客源市场第66页
   ·小结第66-68页
6. 结语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2页
图表录第72-73页
致谢第73-74页
附录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陕西名村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
下一篇:建筑工程项目保证担保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