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电设备、电信设备论文--天线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可重构天线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5页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3-14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22页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内容安排第22-25页
     ·论文的主要工作第22-23页
     ·论文的内容安排第23-25页
第二章 基本理论概述第25-41页
   ·引言第25页
   ·矩量法第25-31页
     ·电磁场积分方程第25-27页
     ·矩量法求解线天线的计算模型第27-31页
   ·时域有限差分法第31-41页
     ·差分格式第31-35页
     ·数值理论第35-37页
     ·吸收边界第37-39页
     ·激励源的设置第39-41页
第三章 频率可重构天线第41-59页
   ·引言第41-42页
   ·单极子频率连续可调天线第42-47页
     ·直流偏置引线的影响第42-45页
     ·单极子频率可重构天线设计方案第45-46页
     ·仿真与实验结果第46-47页
   ·印刷对称振子宽频带频率可调天线第47-52页
     ·宽频带巴伦第48-49页
     ·印刷对称振子频率可调天线结构第49-50页
     ·仿真与实验结果第50-52页
   ·小型化微带缝隙频率可重构天线第52-59页
     ·微带缝隙天线的小型化设计第52-53页
     ·小型化可重构天线的设计第53-54页
     ·仿真与实验结果第54-59页
第四章 极化可重构天线第59-75页
   ·引言第59-60页
   ·寄生切角方形极化可重构微带贴片天线第60-65页
     ·寄生切角极化可重构微带贴片天线设计方案第60-62页
     ·仿真和实验结果第62-65页
   ·3DB电桥正交馈电极化可重构微带贴片天线第65-68页
     ·3dB电桥极化可重构微带贴片天线设计第66-67页
     ·实验结果第67-68页
   ·馈电相位可调极化可重构微带贴片天线第68-75页
     ·天线实现原理及结构第69-70页
     ·实验结果第70-75页
第五章 基于遗传算法的可重构天线研究第75-99页
   ·引言第75-76页
   ·遗传算法的简介第76-82页
     ·基本的遗传算法第76-81页
     ·基本的遗传算法第81-82页
   ·基于遗传算法的频率可重构线天线设计第82-87页
     ·可重构线天线结构与设计目标第82-83页
     ·开关处理和快速算法第83-84页
     ·遗传算法编码和适应度函数的设计第84-85页
     ·设计结果与分析第85-87页
   ·基于遗传算法的方向图可重构微带贴片天线设计第87-92页
     ·微元阵和开关阵组成的可重构微带贴片天线结构第87-88页
     ·遗传算法中天线开关编码及适应度函数的设计第88-90页
     ·方向图可重构天线的优化结果第90-92页
   ·基于遗传算法的频率和方向图可重构线天线设计第92-99页
     ·频率和方向图可重构线天线结构第92-93页
     ·遗传算法中天线开关的编码和适应度函数设计第93-94页
     ·设计结果与分析第94-99页
第六章 未来工作与展望第99-101页
第七章 全文总结第101-103页
致谢第103-105页
参考文献第105-115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15-116页
 学术论文第115页
 科研成果第115-116页

论文共11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单/双基SAR成像和运动补偿研究
下一篇:隐身技术中的雷达截面预估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