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架下水后驳船摇臂运动与自动复位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0页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7-8页 |
·研究与应用现状 | 第8页 |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8-10页 |
第二章 驳船-摇臂系统运动模型的建立 | 第10-19页 |
·导管架下水过程中摇臂的运动描述 | 第10-12页 |
·建立模型坐标系 | 第12-13页 |
·模型建立的理论依据 | 第13-14页 |
·建立模型的内容及条件 | 第13页 |
·物理过程及特征 | 第13-14页 |
·模型建立的基本简化 | 第14页 |
·模型水动力的简化 | 第14-18页 |
·水动力的简化方法 | 第14-15页 |
·时域及频域中辐射问题的势流理论 | 第15-17页 |
·粘性流体水动力的表达 | 第17页 |
·切片叠加法 | 第17-18页 |
·水动力的简化 | 第18页 |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三章 驳船-摇臂系统运动的数值分析 | 第19-32页 |
·建立系统运动方程 | 第19-21页 |
·导管架离开瞬间至摇臂回复瞬间过程 | 第19-20页 |
·摇臂回复后系统运动方程 | 第20-21页 |
·水动力表达式 | 第21-25页 |
·恢复力及恢复力矩 | 第21-22页 |
·阻尼力及阻尼力矩 | 第22-23页 |
·惯性力及惯性力矩 | 第23-25页 |
·船体-摇臂系统的几何及运动关系 | 第25-26页 |
·船体的几何关系及运动关系 | 第25页 |
·摇臂的几何关系及运动关系 | 第25-26页 |
·船体及摇臂的耦合关系 | 第26页 |
·运动方程的求解 | 第26-30页 |
·方程预处理 | 第26-29页 |
·微分方程的求解 | 第29-30页 |
·求解过程合理性分析 | 第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四章 实例分析 | 第32-55页 |
·实船资料 | 第32-34页 |
·实验结果 | 第34-36页 |
·实验模型及工况 | 第34-35页 |
·实验结果 | 第35-36页 |
·数值计算结果 | 第36-45页 |
·船体和摇臂邦戎曲线 | 第36-38页 |
·系统在静浮状态下摇臂恢复力矩 | 第38-41页 |
·摇臂回复过程系统运动状态值 | 第41-42页 |
·摇臂回复后船体运动状态 | 第42-43页 |
·整个研究时域内数值结果综述 | 第43-45页 |
·数值结果分析 | 第45-54页 |
·初始条件对摇臂运动的影响 | 第45-53页 |
·重心位置改变对摇臂运动的影响 | 第53-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