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0. 前言 | 第12-28页 |
·选题背景 | 第12-15页 |
·全国工业发展概况 | 第12-14页 |
·四川工业发展概况 | 第14-15页 |
·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15-16页 |
·选题目的 | 第15页 |
·选题意义 | 第15-16页 |
·文献综述 | 第16-28页 |
·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演变的相关研究 | 第16-17页 |
·研究产业结构调整不同视角 | 第17-20页 |
·研究方法 | 第20-26页 |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第26-28页 |
1. 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定义和特征 | 第28-37页 |
·劳动密集型产业 | 第28-32页 |
·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定义 | 第28-29页 |
·观念上存在的误区 | 第29-30页 |
·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我国发展的意义 | 第30-32页 |
·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特征 | 第32-35页 |
·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特征 | 第32页 |
·劳动密集型产业与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之间的关系 | 第32-35页 |
·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 第35-37页 |
·工业的地位 | 第35页 |
·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 第35-37页 |
2. 全国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现状分析 | 第37-52页 |
·从量上定义劳动密集型产业 | 第37-42页 |
·2005 年全国工业的基本情况 | 第37-40页 |
·数据聚类分析的结果 | 第40-42页 |
·全国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基本状况 | 第42-52页 |
·聚类分析结果的分析 | 第42-43页 |
·全国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基本情况 | 第43-45页 |
·全国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动态比较 | 第45页 |
·全国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特征 | 第45-47页 |
·全国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存在的问题 | 第47-49页 |
·全国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49-52页 |
3. 四川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现状分析 | 第52-61页 |
·聚类分析结果 | 第52-55页 |
·聚类分析的数据准备 | 第52-54页 |
·四川工业聚类分析结果 | 第54-55页 |
·四川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特征描述 | 第55-61页 |
·四川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基本情况 | 第55-56页 |
·四川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动态变化 | 第56-57页 |
·四川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别于全国的变动因素分析 | 第57-58页 |
·四川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58-61页 |
4. 四川和全国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分析 | 第61-71页 |
·四川和全国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 | 第61-65页 |
·劳动密集型产业群的差异 | 第61-64页 |
·四川和全国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对比 | 第64-65页 |
·四川和全国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构的比较 | 第65-67页 |
·制约四川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 第67-71页 |
·“非均衡发展战略”长期实施的结果 | 第67-68页 |
·人力资源问题 | 第68-69页 |
·市场发育滞后 | 第69-70页 |
·技术改造滞后,阻碍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集约化发展 | 第70-71页 |
5. 政策建议 | 第71-79页 |
·适当发展新型劳动密集型工业 | 第71-72页 |
·处理好劳动密集型产业与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之间的关系 | 第72-73页 |
·建立并维护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 | 第73-74页 |
·依托优势基地和工业园区,发展区域特色经济 | 第74-75页 |
·制定相关政策促进就业人员从工、农业向服务业转移 | 第75-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2页 |
附录 | 第82-84页 |
后记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86页 |